第8章 調查不順利(第2/2 頁)
,現場掉下自己頭髮的可能性也很小。還有那個喝過的玻璃杯,他走的時候已經帶走,後來丟到盤龍江裡了。
應該沒有留下什麼痕跡,現在任務才剛剛開始,他也不能這麼快就暴露了自己,絕對不能!
......
胡志海隊長首先根據那個安全套裡殘留的精液做了 dNA 鑑定,並將其與公安部現有的 dNA 資料庫進行了細緻入微地對比分析,但遺憾的是,並沒有找到相匹配的結果。這意味著犯罪嫌疑人很可能是初次作案,缺乏相關的犯罪記錄和資訊,給案件偵破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此外,儘管 KtV 的監控錄影捕捉到了遠距離的影像,但由於嫌疑人處於行進狀態,人臉識別技術也未能成功匹配到公安部身份證系統中的任何人。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可以理解為技術限制或其他因素導致的識別誤差。
面對這些挑戰,胡志海隊長當機立斷,決定與官渡分局的李林及其團隊展開緊密合作。他們採取了傳統而有效的方法——走訪調查,進一步加強對溫莎 KtV 那名中年男子的排查力度。
然而,經過對當晚值班員工的逐一詢問和辨認,得到的反饋卻令人失望:他們表示之前從未見過這位神秘的男子出現在 KtV 內。這使得案件的線索似乎再次中斷,陷入了僵局。
難道說他對艾諾僅僅只是臨時起意嗎?假如當晚在 KtV 裡等待陪酒的是別的女子,那麼成為受害者的豈不就是其他人了?
若是真的如此,那麼這起案件的發生便存在著一定的隨機性,而這種型別的案子往往也是最為棘手的!
此外,犯罪嫌疑人駕車逃離現場時所使用的那輛汽車,經過一番勘察後發現,其車牌竟然是套牌的,而且整輛車子應當也已處於報廢狀態。
針對低價違規出售這輛車的車場相關人員展開了盤問,但他卻支支吾吾地表示,買家是一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由於當時對方戴著墨鏡和帽子,並且時間又是在晚上,所以他根本無法描述出該男子的具體長相。再加上買車的時候並沒有進行身份登記,因此仍然無法查明其真實身份。
就這樣,一個多星期過去了,胡志海帶隊的分局刑警們儘管十分辛苦地四處走訪調查,然而最終卻未能取得任何實質性的案件進展。
當一個月過去後,那名高個中年男子還未有任何影子的時候,胡志海他們心裡已經漸漸把這起案子當做了一起針對失足女子的隨機作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