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國殤劍法(第4/5 頁)
要討叫高招。”他金鞭一橫,一式“霧鎖大江”起個起手式。趙相承道:“請出招”。盧照林也不相讓,金鞭卷地而至,趙相承愴然抽劍在手,施展本派《國殤劍法》。這國殤劍法取名屈原的楚辭《國殤》,意氣悲涼,劍招古樸,渾然天成,是為一十八招,每句詩辭是為一招。趙相承一招“操吳戈兮被犀甲”,緊接一招“車錯轂兮短兵接”招式凌厲,捲起地上落葉撲撲作響。盧照林也不含糊,金鞭施展開來鞭影呼呼,兩大高手甫一交手便是凌厲非凡。看得眾人目瞪口呆,咂舌不下。袁承天也飛身下樓,看場中變化,暗暗為師父助威。
趙相承每施一招便跟著念出,立時場中森森殺氣,這《國殤》本是屈原屈大夫為那些為國戰爭而死的將軍士兵而做之辭,本來充滿悲涼之氣,蕭氣森森,彷彿又見鬼哭魂號,很是悲涼。那種殺氣傷感直讓在場眾人感到悲從中來,袁承天更是感同身受,因為他一路北來,時有災民,一個個面有菜色,困苦不已,當想便想生而為人,何其之難,每日奔波,只為生存。有時也恨,蒼天何其不仁,以天下百姓為芻狗。可是也是無法,我們只是平凡人,只有盡力而為,別無他法,盡人事,聽天命。
場中又起變化。盧照林見一時半刻不能取勝,心下計較何不用袖箭射殺此人,免得以後麻煩。想到此處,金鞭進招變緩,似乎招式已老,力有未逮,腳下不穩,撲倒塵埃。趙相承心中好笑,心道:倒要看你施什麼詭計。他長劍在手,一挽劍花緊接一招送出,口中吟道:“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刷刷施展《國殤》劍法最後兩招,端地氣宇軒昂,語氣滄涼,讓人聞之心中生悲,彷彿又見冤魂厲鬼,直迫人心。這套劍法本是大氣磅礴,雄渾之中不減偉武,直讓人心生敬仰。
趙相承長劍削向盧照林肩臂,盧照林倒地似乎敗局已定,勝無可算,只有聽之任之。劍尖削至盧照林肩頭之際,只聽凌空嗤嗤有聲,二支袖箭從盧照林袖中射出。兩人面臨如此之近,可說避無可避。二支袖箭正射向趙相承面門,看來避無可避,只有就範。
趙相承啊呀一聲,似乎面中袖箭,倒地不起。袁承天險些叫出聲來。杜縱橫也是關心,要上前,已被一干官兵團團圍住,兵刃相加又殺在一起。盧照林心中大喜,心想自己擒殺趙相承那可是大功一件,皇帝定會褒獎,想此跨前一步,手起鞭落,便要結果趙相承。
他終究還是自負了,也不想想堂堂崑崙一派掌門豈會如此輕易就範。他手起鞭落,只想大功告成,不料倒地的趙相承斜身躍起,只見他右手兩指夾住二根明晃晃袖箭,哈哈笑道:“暗箭傷人,九門提督大人好高明手段,讓人佩服之至!來而不往,非禮也,去。”兩指甩動,那袖箭疾如閃電射向盧照林面門。盧照林身子後躍,甩頭避過袖箭。兩支袖箭射中一株槐樹,錚錚響聲不絕,震人耳鼓。這槐樹木質堅硬,一般暗器很難射入,不料趙相承甩手之間,這袖箭直沒入二寸有餘,可見內力之深厚,已非常人所能望其項背。
他長劍在手,中宮直進,一式“首身離兮心不懲”直刺小腹,緊接一句“誠既勇兮又以武”反挑上顎,竟不留情面,要殺此獠。先前還存仁慈,未想到此人手狠手辣竟是個中山狼。這二招劍法一氣呵成,端地快如閃電,不容人有絲毫猶豫,撲地一下挑下巴,鮮血淋漓,驚得盧照林靈魂出殼,奮力後躍,才避過後來一招,心中連叫:饒幸饒幸。其實那是饒幸,那是趙相承不忍多殺人命,否則長劍只需前進寸許,便刺穿他哽嗓咽喉,取他性命易於反掌。
趙相承收劍於手,右手為禮,長聲道:“盧大人恕罪,承讓承讓!”
盧照林情知自己雖人多勢眾,一時半刻也討不到便宜,只有咬牙恨恨道:“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他日相見,定當一一奉還。”他回頭看著那些木然的官兵斥道:“還不走,在這丟人現眼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