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第1/2 頁)
這個規則制定和腦海里的某些記憶並不相同,有著比較大的差異,但想一想就釋然:時空不同,制度怎麼會還保持一致,肯定變化了的。
也罷,不管怎麼變,適應了就好。
凝視牌子上的考題,字字入眼,全副身心都投入進去:這一刻,他全神貫注,進入狀態非常快。
讀書人讀書養氣,氣自華,氣自靜,比起念經的和尚,比起神遊太虛的道士有過之而無不及,凝神靜氣,甚至更加純粹些。
想著第一道題,陳三郎凝思領會,不用多久就提筆開寫草稿——時間比較緊,必須寫快點才行。
而這個,正是他的長處強項。
第三十章 奮筆疾書,守株待兔
「治之極,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貧富之道,莫之奪予,上則富國,下則富家……」
考場上,陳三郎運筆如飛,只用了一個時辰,就做好一篇文章,重新檢查一遍,基本沒有太大的瑕疵,略一推敲,開始抄寫。
其他考舍內,諸多考生神態各異,有的在奮筆疾書,有的眉頭緊皺,有的眼勾勾發呆。
本次院試題目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各憑發揮。其實科舉文章,尤其是童子試,符合主考官口味最為關鍵。一朝天子一朝臣,一門宗師一門生。朝廷上山頭林立,儒學中一樣是派系林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只是大的宗旨理念。涉及到怎麼修身,怎麼齊家,怎麼治國平天下,則是各抒己見,有著許多不同的立場觀點。
見解不同,就是派系不同,當互相不服,則演化成矛盾,經常發生激烈論戰。體現在實處,卻是看哪個派系能在朝野佔據主動,能夠主政。
「法儒派」,「心儒派」,「理儒派」,乃當今三大派系。其中內閣首輔蕭易安就是心儒派的領袖,他入主內閣十五年,被譽為朝野一株參天樹,枝茂葉盛,根系盤根錯節,經歷了無數次風雨,始終屹立不倒。
其桃李滿天下,杜隱言就是他的得意門生之一。
所以說杜學政也是心儒派的弟子。
心者,思之官,承古聖賢之道,恪守仁義章法,卻並不顯得墨守成規,比起新興理儒派,反而顯得自由許多。
陳三郎寫的這篇文章,其中許多論點都符合該派系的看法。倒不是他刻意投其所好,而是本身也有著同樣的立場,故而直抒己見。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到了中午,考生們都有些餓了。杜學政一聲令下,就有小吏提著一籃籃餅子和清水進場——這點規則和前面縣試府試又不同。縣試府試考生可自帶考籃,裝著食物進場。院試,以及後面的鄉試就不能了。
這是一項反作弊措施,主要為了防止考生會在食物裡夾帶藏私。
餅子都是素餅,圓圓一張,有巴掌厚薄,每個人能分得三張餅,吃完的話,絕對管飽。可惜是素的,口感略淡。倒不是朝廷省錢,不給肉食,而是怕葷腥之類考生們吃了會鬧肚子,影響考試。畢竟油膩的東西,一個不好,會讓人腸胃不適。
啃著餅子,喝著清水,滿場都是飲食聲。
吃完之後,陳三郎合算時間,覺得充裕,就和衣躺在考舍上,要小憩一會。他身體瘦弱,除了飲食質量有要求外,休息也是必不可少。磨刀不誤砍柴工,睡得精神好了,才能思維敏銳。
不過其他考生可不是這般認為,個個打醒精神,爭分奪秒地寫文。如果發困就毫不猶豫地伸手在自己大腿狠狠擰一把,用疼痛來驅散睏意。
這是讀書人慣用的招數,運用到極致,謂「懸樑刺股」,幾乎等於自殘。
陳三郎卻不大同意如此做法,讀書固然重要,但要是透支生命來讀書,就是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