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第1/2 頁)
唐言輕輕一笑。
果然給對方點希望,才能讓對方好好聽話。
至於這希望的水分有多大,就只有唐言自己心裡清楚了。
唐言揮手,讓人把劉巖安帶下去,好生看管,接下來就與萬山眾人,商量起義的細節。
首先是要各司其職。
現在萬山上的兵丁有二萬五千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擅騎射和水性。
現在把其中2萬人分成了2個大軍,一軍做純騎兵,一軍也配馬但當做步兵。
每軍都會有一個主將和一個軍師,分別是馬仁毅和司慕愚帶領的騎兵,和郭江與另一位和司慕愚不相上下的謀士,帶領的步兵。
最後剩的5000人,組成水軍,由樊大帶領,其軍師是兩位大佬級謀士中的另外一位。
除此之外的幾百人,組成夥頭軍,分散到各個軍營裡。
不過這只是暫時的,萬山計程車兵都是經過嚴格訓練,個頂個的精英。
等以後打下別的城池,有新的兵源加入,步兵和夥頭兵就由新加入的擔任了。
萬山原有計程車兵,會根據表現,升成十夫長百夫長等等。
除了這三個大軍外,還有一支由女子組成,2000多人的娘子軍。
娘子軍的主將是錢二孃,副將是豐三娘,軍師由三位女將中最年輕的趙青青擔任。
趙青青雖然比不過其他三位軍師那麼老謀深算,但也相當有軍事天賦。是前年由唐言牽頭,讓司慕愚收的關門弟子。
除了青壯和會功夫的年輕女子外。剩下年歲偏大的,和不會功夫的年輕女子,會選出勤快能幹動活的,分成兩批,分別由趙禾和工匠聖手金鋒帶隊。負責農耕,和新打下來城池的基建工作。
接下來,主將們挑選平時與自己配合默契的兄弟,來到自己的軍營裡當將士。
這一幕還挺熱鬧的,特別像綜藝節目裡分組的情節。
你選我,不選你。我選了你,你卻不選我的。
這種事看節目確實挺有趣的,但自身親歷起來,真是太吵了!
唐言幫著解決了好幾個快要打起來的,又承諾幾個實力不比郭江和馬仁毅差的大將,先委屈一下當個先鋒將軍,等以後兵多了,一定讓他們當主將。
等眾人終於安靜下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有人問道:「大當家,我們的職務都分配好了,那您呢?」
有人七嘴八舌道。
「我看當大將軍王挺好,聽上去就威風。」
「當丞相吧,統管文武百官,正適合咱們大當家。」
唐言摸了摸下巴。
大將軍王讓她想起了項羽,丞相讓她想起了曹操。
這兩位梟雄最後好像都沒成功啊。
不行不行,不吉利。
唐言想了想道。
「不如我就當元帥吧。」
眾人一臉問號,這個時代還沒有元帥這一稱呼。
唐言不要臉的解釋:「這是我自創的詞。元帥在軍營中軍銜最高,統管所有兵馬。」
眾人覺得這兩個字聽起來威風,又能為以後稱帝打下良好的基礎,紛紛附和起來。
於是手下滿打滿算不到3萬兵將的唐言,就成了天下兵馬大元帥!
唐言手下的人,跟其他農民起義軍或者是各地府兵比起來,已經非常多了。
但和朝廷的大軍一比,人還是少。
不過不要緊,想要人多還不簡單嗎?
於是,號稱有25萬精兵的萬山,擁立惠陽王爺劉巖安為王。
抨擊當今皇帝德不匹位,才使天災頻發,百姓受苦,迅速搶佔道德制高點。
打著還朝堂一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