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9章可以詩賦者(第4/5 頁)
意思……然後呢?秦王能被他威脅麼?秦王沒有答應他,然後他怎麼做?哭,據說是哭了七天七夜……據稱“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呵呵,當然,不吃不喝光哭七天啊,這人都死了……嗯,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後來秦王答應出兵了!好了,現在你覺得……這申包胥的哭……真的有用麼?是哭出來的援軍,還是什麼其他的原因?』
斐蓁沉吟了一下,微微嘆息了一聲說道:非也。哭無用。秦王出兵,非憐也……』
當然在哭秦庭』這一個片段的描述之中,申包胥的忠君愛國之心還是無可厚非,值得肯定的,但問題就像是斐潛所言那樣,秦哀公幫申包胥出兵援救楚國,真是就僅僅因為秦王被申包胥的眼淚打動了?
顯然不可能。秦哀公在位三十六年,雖然沒有多少驚天動地的作為,但是多多少少也算個英明的君主,而作為秦國的君主,怎麼可能被什麼眼淚打動?他所在乎的,必然只有利益。
所以啊,這二胥之事,就像是西域一樣,看起來像是一兩個人的事情……』斐潛笑道,其實不是……二胥之事,只不過是個引子而已……』
吳國的背後,是晉國……』斐潛緩緩的說道,晉楚之間,向來不合。為了牽制和削弱楚國,晉國派人前往吳國,傳授知識技術,教會吳國怎麼打造兵甲,農耕生產……此方為伍子胥攻楚之因!若無晉國,便是十個百個伍子胥,又能如何?』
春秋時期,隨著楚國的疆域逐漸擴張,中原諸侯國將其視為嚴重威脅。為了爭取戰略上的主動權,當時的中原霸主晉國將目標轉向吳國。正好之前有楚人逃奔到晉國之時,就建議晉國與吳國聯盟抗擊楚國,於是晉國就推動了這個計劃。而對於吳國來說,這是吳國擺脫被楚國掌控的好機會,因此一拍即合。
所以,』斐潛看了看斐蓁,現在你能明白了麼?秦國為何出兵?』
斐蓁思索了一下,很快就說道,秦國出兵援楚,實際上是意在晉國!晉國是秦國的大敵,能夠削弱晉國的事情,秦王自然是會答應!申包胥也是知道這一點,所以他才去找了秦王求援!』
所以哭秦庭,真的就是哭出來的?亦或是申包胥一人之功?』斐潛笑問道。
斐蓁搖頭,然後問道,這麼說來,父親大人是說……西域之功,其實也並非呂奉先一人之功?』
斐潛沒有回答,仰頭笑笑。
先不說西域,再來說秦國……』斐潛輕輕敲了敲桌桉,秦國之策是什麼?遠交近攻啊……』
當時秦國最大的敵人就是是晉國。為了對付晉國,他們有意和晉國有仇的楚國交好。從秦穆公開始,秦國就透過姻親與楚國打造鐵桿』的戰略同盟關係。從這個層面講,如果任由吳國滅亡了楚國,或者讓晉國或是吳國在楚國之中扶持起一個傀儡政權,那麼秦國之前的投資就白費了,並且還會在戰略上處於被動地位,被晉吳兩國上下包圍。
秦國當時的國力並不算是多強,本來對付一個晉國就夠吃力,這時候再加上一個吳國,以後還有秦國的好日子過嗎?所以,秦哀公必須乘晉國和吳國這個合擊的態勢尚未完成的時候,將這個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
那麼既然當時局勢是如此這般,秦王為什麼沒有立刻答應申包胥?是有意拖延?還是什麼其他原因?』斐潛又提出了一個問題,就像是現在長安三輔之中……當年有不少人急急的說是要攻山東……現在又有人跳著腳說是要平西域……這些人啊,呵呵……』
此等之輩,皆愚鈍無比!』斐蓁一臉鄙視的說道,軍國之事,當慎之又慎,豈可輕動哉?』
說旁人容易……』斐潛瞄了一眼斐蓁,那你說說,秦國當時為何不出兵,非要等七天之後……嗯,當然宣稱是申包胥哭了七天感動天地什麼的,也感動了秦王,還有什麼無衣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