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1/4 頁)
第三,為什麼說儒家哲學認為,在“天”和“人”之間存在著一種相即不離的“內在關係”?蓋自古以來,至少由西周以來,在中國的思想中有“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的思想傳統,從孔孟到程朱陸王都是這樣認識的。在這個問題上,朱熹有個說法也許反映出孔子“仁學”的一貫思想,他說:“仁者”,“在天則盎然生物之心,在人則溫然愛人利物之心,包四德而貫四端者也。” “天道”生生不息,以仁為心,“天”有使萬物良好的生長發育的功能,故“人”要效法“天”,要對人慈愛,要使萬物得益。這是因為“天人一體”,“人”得“天”之精髓而為“人”,故人生在世當以實現“天”的“盎然生物之心”,而有“溫然愛人得物之心”,“天心”、“人心”實為一心。“人”有其實現“天道”的責任,人生之意義就在於體證“天道”,人生之價值就在於成就“天命”,故“天”、“人”關係實為一內在關係。
就以上幾點來討論“天人合一”,我們對之做哲學的理解,這樣才能洞見其真精神,真價值。它是作為一種世界觀和思想方式,一種思考問題的路徑來看“天人關係”的,它的意義在於賦予“人”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人”必須在“同於天”的過程中(提高到“天”的境界),實現“人”的自身超越,達到理想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當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大可能直接具體地解決當前人類社會存在的一個一個“人與自然矛盾”的問題。但是,“天人合一”作為一哲學命題,一種思維模式,認為不能把“天”、“人”分成兩截,而應把“天”、“人”看成相即不離的一體,“天”和“人”存在著內在的相通關係,無疑會對從哲學思想上為解決“天”、“人”關係,提供一有積極意義的思路。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問題
當今人類社會存在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較之於“人與自然的矛盾”更為複雜,它不僅涉及到“自己與他人”、“人與社會群體”、“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地域與地域”之間的種種矛盾,例如:對物慾和權力的追求,對自然資源的爭奪、佔有和野心的膨脹,造成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地域與地域之間的對立和戰爭,而且有“帝國霸權”和“恐怖主義”,等等。過分注重金錢的追求和物質的享受,特別是統治者的貪汙腐化,欺壓老百姓,造成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緊張,社會的冷漠,幫派林立,黑社會的猖狂,等等。在人類社會中,現在兒童有兒童的問題,青年有青年的問題,老年有老年的問題,人與人之間在日常生活中的互不理解和仇視,心靈上的隔膜,使社會的和諧全失,這樣發展下去終將導致人類社會的瓦解。儒學是否能對現代社會存在的種種弊病提供某些有意義的思想資源呢?我認為,也許孔子儒家的“仁學”能對造就“人與人”,擴而大之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地域與地域之間的和諧,即造就“和諧社會”有重要意義。
《郭店楚簡?性自命出》中說:“道始於情,情生於性。始者近情,終者近義。”意思是說,人與人的關係開始時是建立在感情基礎上,而感情是生於人的本性。因此,人與人的關係開始時更加根據情(如母子之情),到後來則更加根據道義。這裡的“道”是指“人道”,即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規律,或者說是處理社會關係的原則,它雖然和“天道”有聯絡,但也和“天道”不一樣,“天道”指自然界的(或指相對於“人”的外界)執行規律。“道始於情”是說人與人的關係的建立是由感情開始的,這正是孔子“仁學”的出發點。孔子的弟子樊遲問“仁”,孔子回答說:“愛人。”這種“愛人”的品德從何而來呢?《中庸》引孔子的話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仁愛”的品德是人本身所具有的,愛自己的親人是最基本的。但儒家認為“仁”的精神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