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4/5 頁)
是臨海的名勝,且是海之眼的名勝。說是塔,其實並非塔,是一個宏偉的建築群,以巨石築成,佔地寬廣,聳立在海之眼最西面的海崖之上,幾千年來,經歷無數滄桑,任由巨浪狂濤拍擊,仍然屹立不倒。
望海塔以圓形建築為主體,整個建築呈一個大圓,而圓中的最高的建築,從狹義上講,就是所謂的望海塔,塔高十八層。在這主塔周圍,有著九十九座高矮不一的依附塔,來這裡觀海的人,都會有人招待。塔裡有無數的僧侶,也可以說是塔的主人,招待海之眼各方的觀光客,亦從觀光客手裡收入一定的費用。每年來望海塔觀光的客人很多,僧侶的收入亦很客觀,許多經費都用來修復望海塔。因海浪的拍擊,望海塔時有缺損,每年用來修復望海塔的花費是鉅額的。
塔建於什麼時候,確切的日期,已經無從考證,只是從海之眼的歷史來看,四千年前便有這塔的存在了。望海塔不但讓人站在它的高處觀海,它亦屹立在海的邊緣,觀望著無限的海洋以及小小的海之眼,觀望著海之眼每一個朝代的變換,戰爭、再戰爭……像海濤一樣,一波又一波,永不止息。
巴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的黃昏,乘著海浪的,風長明與兩女來到了望海塔。僧侶們給他們安排好住宿,就在左邊的某座圓塔,塔高五層,此時空著,他與兩女便佔據了一座塔。晚飯過後,夜罩大海,他攜著蒂檬,朝主塔(臨海塔)上去。
主塔是用來觀海的,因此無人居住,但零零落落的,亦有許多觀光客在上面觀海。
風長明與蒂檬登上最頂層,或許是因為一些觀光客怕海風,頂層除了他們,沒有別的觀光客。夜色早已籠罩大海,冬的夜,不管是深冬還是初冬,都是寒冷的,只是臨海的風,帶著春的暖和——卻常有著冬的呼嘯。
西風輕拂,北星淡遠!
星海圖夢,飄渺千年。
風長名手摟著蒂檬的蠻腰,憑欄觀望,一望無盡的海,和一望無盡的黑暗,塔上的臨海燈,依風而去,隨浪花拍起萬層火……
海搖億顆星,星蕩億年夢。
()
“老師,你喜歡這裡嗎?”風長明遙望,在蒂檬耳邊細語。
“嗯,喜歡。我以前在臨海城的時候,經常與表妹到這裡看海,站在這海塔上,讓人很容易忘記煩憂,海風無論多兇猛,但聽在我耳裡,那種單純的海的歡笑、海的咆嘯,總是那樣的平靜。”蒂檬靠依在風長明的肩膀,風長明舉手撩動著她的被海風吹拂的秀髮,像撫摸黑夜的海洋上暗柔的雲絲和水痕。
“老師,你相信嗎?海洋在戰鬥……”
“啊?”
“海的無限,也就是海的悲哀。在別的事物眼裡,它似乎是無限廣闊的,可是,人們怎麼會想到,海只想迴歸到一點,只想讓自己成為一滴水珠,以小小的身形映照一個世界,而不是讓世界襯托他的偉大。有時候,無限大的,也即是無限小的,而無限小的,則是無限大的。海的偉大,註定了它要為回到它的原點而戰鬥,因為它本身就是偉大的,所以它想換一種方式存在,在海的眼裡,所謂的渺小,便是它戰鬥的目的,它要為達到另一端而不息止地戰鬥;然而,世界牽扯它無止境的擴張,無論它多麼想回到一點,它表現出來的都是擴張,這是它的命運,它侵蝕所有能夠達到的地域,只是……其實它只想守著那最初的一點而已。因此,它的戰鬥,並不是向人們所看的、要到達更遠的地方,而是為了回它的原點,回到一滴水珠的形態。”
“而人恰恰與之相反。人是渺小的,卻總想著偉大,為了從渺小到達偉大的另一端,人的一生幾乎都在戰鬥,失敗的,成為一種妄想,成者,則為理想,這也許就是人的悲哀。海為回到水珠的形態而戰鬥,而人為達到無限的影子而戰鬥。其實無論是海還是人,都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