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漢國的實力,魏國的兵鋒已至!(第2/4 頁)
頓時緊皺起來了。
“登記造冊的百姓只有五十萬?還是長安城中只有五十萬?”
被劉禪這麼一問,杜尤也知道劉禪不是好糊弄的,當即說道:“登記造冊的百姓有五十萬人。”
這才對!
南陽汝南一郡之地,都快有百萬人了,你關中三郡之地,坐擁一塊大平原,居然只有五十萬人?
這不是扯的嗎?
左馮翊,武帝建元六年分為左內史,太初元年更名左馮翊。當時有戶二十三萬五千一百一,口九十一萬七千八百二十二。
便是再遭逢大亂,也不至於到了五十萬的地步。
“有百姓遁逃于山林之間,不得計算,還有些異族,以遊牧為生,亦是不在冊上。”
杜尤在一邊緩緩說道。
恐怕更多的黑戶,是被隱匿於各家之中罷?
但劉禪沒有將這個話題扯開。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
現在漢國需要這些世家支援,自然也需要給他們讓一些利。
這些世家隱匿的人口,待關中安定之後,他再來收拾。
“關中春耕可有耽誤?”
杜尤當即說道:“耽誤了部分,有許多青苗,被軍士踐踏,損失也不小。”
看來關中的情況,也沒有那麼容易啊!
明面上的人口五十萬,軍隊十萬,這是什麼逆天的軍民比?
五個百姓要供養一個軍士?
若非是關中尚有存糧以及益州轉運糧草,否則的話,這場仗還真打不下去。
打仗就是在燒錢啊!
更是廢人。
“誤了農事的土地,也要種些豆子上去,莫要荒廢了,至於那些逃遁于山林之中的百姓,當即讓其歸於原籍,土地每人給一百畝。”
人少了之後,土地就多了。
關中平原還是大的,莫說是容納五十萬人,便是容納兩百萬人,那都是綽綽有餘的。
關中地區位於黃河中游的渭河流域,這裡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
在古代,農業是國家的經濟基礎,關中地區的農業生產條件優越,能夠為國家提供穩定的糧食供應,從而支援國家的發展。
而劉禪的這番話,聽到有心人的耳朵裡面,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每人一百畝?
杜尤臉上露出心疼之色,這麼好的土地,給了那些百姓,這不是糟蹋了嗎?
但劉禪在上,他也只得是領命。
“關中乃是龍興之地,秦漢皆興於此,拿下關中,掌控關中,是現如今的重中之重。”
關中地區四面環山,東有華山、崤山,西有隴山,南有秦嶺,北有黃龍山、堯山等,這些山脈構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使得關中地區易守難攻。
在歷史上,許多王朝都選擇在這裡建都,如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這些王朝都充分利用了關中地區的地理優勢來鞏固統治。
但現在魏軍已經進入了關中盆地,如何將他們趕走,然後再將這個口子關上去,就是非常重要且關鍵的事情了。
車騎將軍張飛上前說道:“前方軍報,魏將張遼在鄭縣停滯不前,應是在等其後的援軍,若是魏國援軍趕到了,想將其擊敗,恐怕就不容易了。”
張飛的意思很明顯,趁現在魏軍主力還沒有到,先將張遼給收拾了。
將其趕出關中盆地,順便拿下潼關,徹底的將關中的門戶關上去。
“鄭縣中,魏軍情況如何?”
張飛當即說道:“探報的訊息,鄭縣中有魏軍近兩萬人,聽他們的口音,乃是江淮人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