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打小就長的聰明】求票票,求收藏,求打賞(第1/2 頁)
蓉城總工會文工團,又名蓉城工會劇社,在1982年,由蓉城十幾個大大小小國企工廠業餘文工團組合而成,總人數在300多人,有歌隊、舞隊、樂隊、合唱隊、川劇隊等等,是專門為了慰問工廠職工的文藝工作團體。
提及工廠業餘文工團,起初是成立於1952年,當時蓉城各大工廠為了活躍蓉城各個工廠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服務科研與生產,專門從工廠職工內挑選出會唱歌、打快板、唱川劇的人,組成廠內業餘的文工團。
後來隨著改革開放,人們的業餘文化生活有了較為豐富的選擇,國企工廠也是開始慢慢的解散業餘文工團,後來在一些領導的建議和提倡下,將各個工廠內的優質文工團表演者給容納進了由當地政府組建的“蓉城總工會文工團。”
成立至今已有四年之久,全團三百多號人,有歌唱隊、舞蹈隊,也有樂器表演隊,還有合唱隊,以及川劇隊,話劇隊等等。從第一毛紡廠,7322白藥廠,再到106紅光電子管廠,總工會文工團每個月都會前往蓉城各大國企廠進行慰問表演。
對於蓉城文工團,李燕歌的記憶還算深刻,前兩年爺爺還沒退休的時候,他就經常跟在爺爺的後面,跑到蓉城文工團內玩,對這裡面的環境還算熟悉。只不過三十多年過去,蓉城的變化實在太大了,他對80年代的記憶已經漸漸模糊,很多地方叫不上名字,也不知道怎麼走。
“走錯了,在右邊,你小子前兩年不是經常來玩嗎?怎麼這麼快就忘記路了。”坐在腳踏車後座上的爺爺,拍了拍李燕歌的肩膀,指著右邊那條岔路道。
李燕歌連忙掉頭,騎上正確的道路後,他尷尬的笑了笑。“爺爺,我這不是最近忙著學習,腦子有點混亂嘛。”
爺爺不以為然的揮了揮手,“行了,你這大半年沒碰過二胡了,等會兒拉的時候可別腦子混亂。”
“那肯定沒問題,拉二胡多簡單的事。”李燕歌不是吹,他現在拉二胡的技巧絕對比老爺子強,好歹也是中央音樂學院畢業,不僅選修了多種樂器,後來還教學二十多年,基本上現在國內常見的樂器,他都能演奏一下。
爺爺笑道:“是嗎?那等會兒到了文工團,我就看看你這拉的怎麼樣。”
“瞧好了您嘞。”李燕歌嘴裡冷不丁冒出一句京話。
爺爺詫愕道:“好小子,還說起京城話了,從哪學來的?”
“那個…我就是看電視上這麼演,隨口說說而已。”
李燕歌打個哈哈,敷衍了過去,上輩子他在京城生活了十來年,耳濡目染下京城話也說得有模有樣,剛剛純粹就是脫口而出。
一路上,爺孫倆有說有笑的,不大會兒的功夫,就到了文工團的大門口。
蓉城工會文工團的用地,是早年蓉城軍區文工團的,後來首長們相繼搬出了城裡,到了下面軍區住,軍區的文工團也開始慢慢的遷移,到70年代末期的時候,就全部搬走了。隨著改革開放,地方空著也是空著,蓉城領導就把這地方給利用起來,交給了工會文工團。
因為曾經是軍區文工團,所以現在這裡的建築,包括進出的大門,都極具六七十年的建築風格,在保安室登記了名字,推車走進去,那一座座排練室外的牆壁上,全都掛滿了“團結起來,工農階層”之類的標語。
還在李燕歌四處張望,腦海中逐漸記起有關這裡的點點回憶時,一馬當先走在最前面的爺爺回頭望了眼,催促道:“走快點燕歌,你這又不是沒來過,搞的跟第一次似的。”
“來了來了。”李燕歌推車腳踏車,三步一回頭的還在看,他在找程芍君所在的舞蹈隊的排練室,要是沒記錯的話,舞蹈排練室的門口有一棵很大的榕樹。
每到夏季最熱的時候,就經常有一些舞蹈隊的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