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第1/4 頁)
李德裕在揚州為官,李宗閔在湖州為官,兩人針鋒相對。李宗閔被調往東都洛陽出任新官,李德裕感到不安,修書向李宗閔示好。但後者不接受,在去洛陽的路上,特意繞過必經之地揚州,而不跟李德裕見面。但沒多久,李德裕任命為宰相,過洛陽,李宗閔同樣感到不安,給李德裕寫信,表示想見一面。李德裕的回答是這樣的:&ldo;我們之間,倒也沒什麼太大的怨恨。不過呢,見面同樣也沒更充足的理由。&rdo;
按另一種傳說,李德裕和李宗閔之所以水火不容,跟李宗閔忌憚李德裕的鐵腕與能力有關。李宗閔做宰相時,李德裕正擔任兵部尚書。有一天,京兆尹杜悰去拜訪李宗閔,看到李愁眉不展。
杜悰:&ldo;想啥呢?這麼專心!&rdo;
李宗閔:&ldo;你猜。&rdo;
杜悰:&ldo;又在想李德裕了吧。&rdo;
李宗閔:&ldo;我和他的關係越來越不融洽了,實際上就從沒有融洽過。&rdo;
杜悰:&ldo;我有個主意,但你肯定不會採用。那就是,推薦他做御史大夫。&rdo;
御史大夫被唐人看重,相當於副宰相。
李宗閔思忖良久,最後答應了。於是,杜悰跑到李德裕那裡,把李宗閔打算推薦他做御史大夫的事講明,李德裕喜不自禁。但後來,牛黨要員楊虞卿知道了這件事,斷然否決了這個提議。李德裕得知後大怒,從此&ldo;二李&rdo;老死不相往來。
李德裕跟牛僧孺的關係同樣形同水火。
當時,出現了一篇叫《周秦行紀》的志怪,以牛僧孺第一人稱自述的口吻,講述其在德宗貞元年間進士落榜後返回故里途中夜入漢文帝母薄太后廟的離奇遭遇:&ldo;餘真元中,舉進士落第,歸宛葉間。至伊闕南道鳴皋山下,將宿大安民舍。會暮,失道不至。更十餘裡,行一道甚易,夜月始出,忽聞有異氣如貴香,因趨進行,不知厭遠。見火明,意莊家,更前驅,至一宅,門庭若富家……&rdo;
在廟裡,作為死鬼的薄太后又叫來了一批死鬼作陪,其中包括&ldo;狹腰長面,多發不妝,衣青衣&rdo;的戚夫人﹑&ldo;柔肌穩身,貌舒態逸,光彩射遠近,多服花繡&rdo;的王昭君、&ldo;纖腰修眸,儀容甚麗,衣黃衣,冠玉冠&rdo;的楊貴妃、&ldo;短髮麗服,貌甚美,而且多媚&rdo;的綠珠等人,甚至還有當朝皇帝的妃子。
宴飲中,薄太后問:&ldo;今天子是誰?&rdo;
牛僧孺答:&ldo;今皇帝為先帝長子(德宗)。&rdo;
楊貴妃大笑:&ldo;沈婆兒做天子也?大奇!&rdo;(德宗的母親沈後即傳說中的江南女子沈珍珠,&ldo;安史之亂&rdo;中失蹤。)
酒酣之後,薄太后問:&ldo;牛秀才遠道而來,今晚誰人陪寢?&rdo;
戚夫人率先起身,說:&ldo;家裡孩子還小,我可不行。&rdo;
綠珠也婉拒。
薄太后看了看楊貴妃,表示貴妃為先帝妃子,陪睡也不合適。最後,盯住王昭君,說:&ldo;昭君始嫁呼韓單於,復為株累弟單於婦,固自用,且苦寒地胡鬼何能為?&rdo;大意是,你王昭君遠嫁塞北匈奴,又嫁給兩任單於,身份相對寒微,就沒推脫的理由了。
王昭君羞愧不已。
就這樣,王昭君陪牛僧孺睡了一宿。
據說,這篇志怪是李德裕的一位叫韋瓘的門生寫的,用以打擊政敵牛僧孺。
有人曾拿著這篇志怪告牛僧孺的狀,文宗皇帝看後大笑,說:&ldo;牛僧孺安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