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流華灣研學記 > 番外十二 三機讖

番外十二 三機讖(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動盪的大元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三國:開局娶了大喬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斬神:開局五靈威力變成鐵拳虎精靈:超能覺醒,兩百倍努力成王來自羅馬的異夢超神:穿越者日記,開局打飛劉闖征服者在清朝三國:布衣趙武征途記綜穿之所願皆安改嫁你愛的小將,我退婚你哭什麼裝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的命運,或者它只是某種註定要改變的天意?

祭壇前,李意抬起頭,望向那銘刻著“神機”、“天機”和“玄機”三字的石碑。他知道,無論未來如何變幻,三機讖的秘密終將被揭開,而大漢帝國的命運,也終將由一代代的道學高人書寫。

他閉上眼睛,彷彿看見那段遙遠的歷史正在重演。

光武中興百年來,三機讖一度是為數不多能夠窺視天命之奧秘的符號之一。它並非僅僅是道學學說中的某種玄學術數,而是承載著無數先賢智慧和帝國江山穩固的神秘力量。三機讖所依託的“天機劍”、“玄機劍”和“神機劍”,各自代表著不同的學派與哲理,恰如日月星辰般交織成一張天羅地網,指引著漢朝的盛衰榮辱。

然而,隨著歲月流逝,這一學說逐漸從崇高的哲理之巔,淪為權力的工具。那些曾為天地開闢智慧的道士們,漸漸被捲入了朝堂權謀與帝國穩固的漩渦。道學,原本是一種引領修身養性、探究宇宙奧秘的學問,卻被束縛於權力鬥爭與占卜未來的術數之中。三機讖,從一開始為聖賢之言,到最後成為了權貴間交易的工具,終究失去了其最初的神聖與純粹。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漢武帝時期,國勢如日中天,然而即便如此,民間疾苦依舊深重。無數的百姓在歲月的磨礪中漸漸消磨了生氣,土地的貧瘠與賦稅的繁重,彷彿將他們的希望也一同埋葬。而帝國的深處,卻早已被權力的陰影所籠罩。宮廷的鐘聲悠揚,卻難掩那一層層灰色的壓迫。

在這動盪的歲月裡,許多志士仁人紛紛嶄露頭角,他們或潛心修道,或投身戰場,或透過言辭激烈地挑戰著腐朽的制度。道家學說此時如星光般明亮,湧現出一批批卓越的道士與隱士,他們透過推演天命、詮釋易理,試圖揭示宇宙間的奧秘,尋求帝國的命運與未來之道。

這時,張良、黃石公等一批名士便在道學的浪潮中嶄露頭角,憑藉對天道的深刻理解,他們成為了帝國頂層的謀士。而漢武帝劉徹,在多次對外征戰的同時,也深知治國理政不僅僅依靠兵戈鐵馬,更多的應當依賴於道學的哲理與智慧。於是,他開始傾聽那些出類拔萃的道士們的言辭,或請教國士,或授予他們以權力,試圖藉此延續大漢的盛世長久。

然而,時代的河流終究是無法被逆流而上的。無論多少謀士、智者、道家高人前來獻策,皇帝始終未能從紛繁複雜的權力鬥爭中跳脫出來。大漢的帝王不僅要面對內外敵人的威脅,更要與宮中權臣的勾心鬥角、朝堂之間的爾虞我詐展開一場無休止的博弈。每一場對話,都是試探與算計;每一場宴會,都是刀光劍影的較量。

然而,時至漢末,張角和張陵這兩位絕世天才的出現,彷彿打破了沉寂許久的天機與玄機。他們出身道家,資質聰慧,早已超越了尋常之人,深知三機讖的奧秘。張角的智慧,彷彿能透視蒼穹。他透過深刻的推演,讀出了天命的真正跡象:“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這一預言,深刻揭示了大漢江山衰落的命運,象徵著舊有的朝代已經進入末路,而新的勢力將會崛起,取而代之。張角的眼中,彷彿看到了帝國的裂痕,紛亂的時代已如洪水般湧來。

張陵,則是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他不僅精通道家之學,更精深於兵法與歷史的推演之中。他的推算更加具體:“代漢者,當塗高也。”這不僅僅是對於未來的預見,更是對即將出現的英雄人物的暗示。他預言了新的力量——那正是來自民間的力量,眾多散落在民間的隱士、志士,正逐漸嶄露頭角,準備接過大漢衰退後的大旗。

然而,這一切的推演並未得到帝國朝堂的認同。無論張角還是張陵,他們所揭示的未來,顯然不符合皇權的期待。於是,在面對不可避免的歷史命運時,他們選擇了背叛。他們離開了十二重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四合院這個瞎子有異能朕讓你監軍,你反手滅了六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