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楊曉彬與公主的心結(第2/3 頁)
…他對不住安陽,可他做不到啊。安陽二十九了,孤身一人,是他這個舅舅的錯。
貴妃令他們去宮裡收屍,這是唯恐不夠戳他和父親的心啊。
血肉模糊的屍體,他溫柔和善的長姐全身上下沒有一寸好地方。
當時少年的他,見了長姐的屍體,起身暴怒著就朝貴妃衝過去,被自己父親死死拉住。
父親不斷在他耳邊喝道:“你長姐若是知道,你逞匹夫之勇,把自己填進去,她死了都不得安穩。”
陛下來了,見到了楊嬪的屍體和毫無禮數的楊曉彬,似乎是難得的沒有為護著貴妃發怒,揮揮手讓他們走。
楊曉彬雖是少年卻已高高大大,推開那些宮人,對貴妃怒目而視,這麼醜惡而惺惺作態的女人,是他這輩子見過最醜陋噁心的女人。
他小心翼翼抱起他纖瘦的長姐,往外走。
他知道父親還在他身後,向那兩個人施禮,替他遮掩禮數的不全。
長姐因為什麼死的?不過是宮宴行酒令,輪到貴妃要應景作詩,因為有韻的限制,做了一句半就做不下去,卡在那。
陛下可能喝多了,笑道:“我的貴妃風華絕代,就是才情略遜。”
此時楊嬪正好更衣回來,陛下轉而令楊嬪補全,長姐脫口而出,由此招來大禍。
陛下聽了對貴妃道:“這後面的可比你前面這一句半句的,高了不是一點半點。”
,!
楊嬪聽到這裡,已心知不妙,她本以為自己更衣時間久被罰作詩,前兩句是陛下順口給的,合韻就行。原來是貴妃酒令做不下去的……
本來因為安陽公主的出生,一歲多的小娃娃實在可愛,陛下偶爾也去楊嬪宮中坐坐,在一人獨寵的後宮已是分外打眼。
如今貴妃聽了先帝的話,更是氣得臉色通紅,敢讓自己丟臉……她讓人活活打死了楊嬪以洩心頭之恨。
自此以後,楊曉彬奮發圖強,七年之後從一個小京官做起,和父親一道堅定的站在了當今陛下這邊。
先帝薨了,貴妃被軟禁,等候處置。他潛入宮中,自己也不太明白為何會一路暢通,甚至有引路的,可能人同此心,只是餘威猶在,那些宮人害怕吧。
只是最後他賄賂了一下看守的宮人,還借了根棒子,見到貴妃的一刻,他沒有猶豫一下,多說一句話,拿著從守衛手裡借到的棒子劈頭蓋臉的打下去。
如果不是奉命絞死她的人來了,大概會被自己打死。那些人見了被打得血流滿面的貴妃,也當沒看見。
等他逐步入了朝堂,深入政局才知當今陛下的不易,先帝為了貴妃和九王,那是埋了多少人啊。
每一道政令下去幾乎都是阻礙重重,最初甚至政令不出京都周邊三郡。
宋太傅、宋尚書父子二人領著他們一幫人扶助當今陛下,十幾年嘔心瀝血,步步為營,才逐漸有了對全境的掌控。
但是否暗流湧動,須臾逆轉,也未可知。
這回九王因非先帝血脈徹底倒下,楊曉彬去獄中見了程涵之,問他為什麼忠心耿耿保著九王。程涵之,那是他少時當大哥看的人。
程涵之苦笑了一下:“不然呢?先帝把我叫去託孤,幾乎就是公開的,所以我還有第二種選擇嗎?
我本是當純臣的,先帝把我推到九王那邊,作為託孤重臣,我若棄了九王,你們又會信我麼?
既然一開始站在了對立面,中間又怎麼可能撒手,只要保過九王,又怎麼回頭?誰不想保全自己的妻兒老小?
二十年鬥下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還有別的王爺趁火打劫。
如今這樣也好,也好。
我羨慕你,自此以後,或許可以真正為國為民一展平生所學,實現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