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第1/2 頁)
以及白居易的《長恨歌》全篇。
《長恨歌》是真的長,還好不要求背誦。
曹操看完天幕上的長恨歌,忍不住讚歎其中佳句頻出,都可流傳千古。
【說點曹操感興趣的話題,楊貴妃原本是李琩的正妻,被李隆基搶去當妃子了。李琩是李隆基的兒子,李隆基色令智昏,強佔了自己的兒媳。】
曹操:“……”
揪著他的感情軼事沒完了是吧?而且他也是有分寸的,不會幹出強搶民婦的事情,頂多只是幫忙照顧他人遺孀和前妻而已。
曹丕:“……”
他偷偷看了一眼父親,害怕父親會幹出強佔兒媳的事情來。原以為他先一步得了甄氏就高枕無憂了,看來是他太天真了。
甄氏的美貌不輸於杜氏。
父親那麼看重關羽,關羽所求不過是杜氏這一個女人,父親都不肯給,以至於錯失關羽這一員上將。
他擔心留不住甄氏。
娶父親小妾為妻的李治:“……”
這李隆基是誰的兒子?納兒媳為妾,可真是好樣的。
【李隆基這樣做,多多少少還是帶點家族遺傳的。他爺爺唐高宗李治就娶了父親的小妾為妻。】
唐太宗李世民吩咐左右:“去把雉奴帶來!”
長孫皇后十分焦急,在一旁勸道:“雉奴現在還只是個孩子,您消消氣。”
李世民經觀音婢提醒,想起雉奴現在才五歲,什麼都不懂,叫來也不好說什麼,於是揮了揮手,示意左右別去了。
只是,怎麼會是雉奴繼承皇位?
【好了,言歸正傳。李隆基放任部下將一切罪責都推給了寵妃楊貴妃和外戚楊國忠,殺掉這二人以平息禁軍的怒火,這才得以苟命。】
天幕上回放了楊貴妃為李隆基獻歌獻舞的畫面。
兩人情意綿綿,你儂我儂。
下一秒就是楊貴妃馬嵬驛身死的畫面,和前面的恩愛相比是十足的諷刺。什麼絕美愛情,不過是老色痞沒有管住自己的下半身罷了。
【解決了兵變,李隆基依然沒有順利行軍,被當地的百姓們攔下了。棄百姓於不顧,倉皇出逃,不是殺了寵妃楊貴妃和外戚楊國忠就能了事的。李隆基一心逃竄,接下來的操作直接葬送了自己的皇位。】
【李隆基派太子去安撫百姓,百姓們攔不住一心想要逃往蜀地的李隆基,只好全力攔住太子。
就這樣太子被留下了,沒有和李隆基一起逃往蜀地,而是去了朔方城,在朔方登基,也就是現在的靈武,把李隆基變成了太上皇。】
李隆基猛地看向太子李瑛。
李瑛嚇得連忙跪地請罪。
效仿太宗將皇帝父親逼成太上皇,他有這本事?
公元736年,已過知天命年紀的李隆基本就對李瑛不太滿意,礙於丞相張九齡力保才沒有廢掉李瑛的太子之位。
這下可算是找到藉口了。
他呵斥道:“逆子,你竟然忤逆不孝。”趁火打劫直接登基,可真是好樣的。
李瑛面如死灰,哭著討饒。
父親用上了“忤逆不孝”這個詞,他基本上是沒有生還的可能了。
這天幕坑他。
張九齡見太子情勢不妙,勸誡道:“陛下,看完天幕盤點再做處理也不遲啊。”
太子是國之根本,不可輕言廢立。
他之前以太子無過為由,力諫陛下不可以廢掉太子。可是若真如天幕所言,太子登基這事就足夠惹怒陛下。
李隆基瞪了張九齡一眼,冷笑道:“好啊。”
這些年來,他對張九齡積怨已深,已經忍了張九齡很久了。待到看完天幕盤點,不光是太子李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