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1(第1/2 頁)
,在盤點秦朝的時候時不時的就會涉及一些秦朝之後的事情。
這就和他們有關了。
畢竟誰都想在祖龍面前長臉,不想在祖龍面前丟人。看了胡亥的笑話,很開心。但是後世子孫像胡亥這樣,可就不怎麼美妙了。
唐太宗李世民疑惑:“天幕提及的十二道金牌是有什麼典故嗎?”
他詢問一旁站著的大儒:“杜愛卿,你可知道?”
杜如晦搖頭:“大概是後世哪個昏君所為吧。”
縱他喜歡文史,對這方面頗為了解,也沒有聽過這一典故。用十二道金牌召回一路打勝仗的將領,這皇帝得有多昏庸啊。
李世民的心情不怎麼美妙了。
唐朝之後還有朝代,那他大唐就肯定有一個是亡國之君。這昏君可不要是他大唐的,十大敗家皇帝裡有有李隆基已經夠夠的了,可不要再添新成員了。
南宋的皇帝們:“……”
宋高宗趙構:“……”直接報他的年號得了。
宋孝宗趙昚不由得在心中埋怨養父宋高宗趙構,好歹留岳飛一條命啊,搞得他無人可用。空有收復失地的心,卻沒有能夠收復失地的將領。
辛棄疾是不錯,有霍去病的才能。
可是辛棄疾生在金國,長在金國,他敢放心地用嗎?不敢。
【秦始皇初繼位的時候,因為年幼,沒有親政,將國家大事託付給呂不韋,尊稱呂不韋為仲父。
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稱管仲為仲父,是因為管仲的名字裡帶仲字。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
管仲是丞相、齊桓公仲父,諸葛亮是丞相,阿斗相父;樂毅是上將軍,軍事家,諸葛亮位居武廟之首,軍事家。
齊桓公和燕昭王都只是諸侯王,還有其他實力相當的國家。
蜀漢也不是大一統的王朝。
簡直是完美契合。
到了秦始皇這裡,仲父在這裡是叔父的意思。這是普羅大眾的觀點,但是呂不韋比嬴子楚大了十一歲。
結合呂不韋當時是丞相的身份,作者菌認為秦始皇尊稱呂不韋為仲父,是將呂不韋比作管仲,給予呂不韋極高的讚譽,討好呂不韋。
秦國國尉繚會給人看相,曾評價秦始皇能屈能伸。所以,秦始皇在弱勢的時候,拍呂不韋的馬屁是可能存在的事情。
呂不韋雖然是商人,靠投資嬴子楚成功當上的丞相,但這個丞相當的還是合格的,沒有像趙高那樣將秦國給整倒閉。
噢,丞相一職是沒什麼存在感的秦武王設立的,就是舉鼎自殺的嬴蕩。不要笑話他的名字,在當時他叫趙蕩。】
天幕下的眾人:???
沒有把國家整倒閉就是合格,這個合格的水準是不是太低了一些?
秦國國尉·繚本人:能屈能伸?他有說過這話?他說的是贏政殘暴,在有求於人的時候才會擺低姿態。
【呂不韋雖然把趙姬送給了嬴子楚,但是仍然和趙姬藕斷絲連,在嬴子楚掛了之後,年少的嬴政繼位,趙姬成了太后,私通起來就更方便了。
隨著嬴政年齡漸長,呂不韋也老了。已經過了知天命年紀的呂不韋無法滿足才三十多歲的趙姬,於是找了一個器大活好的男人假扮太監討好趙姬。
史書上說呂不韋是怕和趙姬亂搞被發現,所以才給趙姬找了個器大活好的男人。但是從結果來看,呂不韋給趙姬找男人的事情曝光,還是牽扯到了自己,引來殺身之禍,有啥區別?
真怕亂搞被發現,不應該及時止損嗎?為什麼還要給太后送男寵?
攝政王和太后的愛情故事可是書坊最流行的話本,呂不韋可謂是走了一步臭棋。
從事情敗露後,嬴政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