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梁國危機(第2/4 頁)
,拓跋溯要是從代國撤兵,損失極其慘重不說,之後還容易遭到代國的復仇,且回國後名聲掃地;要是不撤兵,白瑤又在她後方,比她預料中的威力兇猛百倍的進攻梁國。
拓跋溯夾在中間進退兩難,如果白瑤比她攻破代國速度更快的拿下樑國,那麼她的軍需物資也會受到影響。
代國國君現在比誰都感謝白瑤,一來解了她瘟疫之急,二來又攻打梁國減輕代國的壓力。
她想,只要她們能拖住拓跋溯,不管她之後進攻還是折返,都能為白瑤拿下樑國增添幾分勝面。
但就不知道天玄是怎麼想的了,會不會偷襲翰雲或者偷襲代國。
白瑤並不怕天玄臨陣倒戈,要是天玄敢這樣做,她反倒有了攻打的藉口,拿下樑國就可以進攻天玄。
反正隔得近,順手的事。
好在天玄老實本分,未敢在白瑤攻打梁國時亂來。
十二月,鵝毛大雪壓在梁國宮廷摧枯拉朽的屋頂上,百年王朝風雨飄搖。
金鑾殿之上,鴉雀無聲,只有沉重壓抑的呼吸,就連兩側柱子上盤旋的鳳凰眼睛都黯淡無光。
梁國國君坐在龍椅上,伸手拍了拍膝蓋,內心荒涼絕望,一側臉頰因為上火高高腫起,憔悴的面容也無往日帝王威儀,眼下青色證明她已多日未眠。
“諸位愛卿,真的沒有其他法子了嗎?”
許久,她才開口問道,聲音中帶著小心翼翼的渴求,好想有人能救她於水火。
要是再沒有辦法抵擋翰雲軍,她就要成亡國之君了。
蒼天啊,想她登基後兢兢業業,將梁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從未犯下任何大錯,現如今,竟被逼到這個份上。
翰雲....八年前的一個彈丸小國,八年後,就已恐怖如斯。
大臣的心比她還涼,個個自身難保,何談其他辦法,只能將頭埋到最低。
翰雲軍都快打到家門口了,過了泗水河就是都城,如今全靠泗水僅剩的五萬將士抵擋,她們的心也高懸著,生怕這腦袋上的閘刀會忽然落下。
太快了。
翰雲軍攻城的速度和手段令她們膽寒,比起那戰神的白龍軍,都是獨一份的強悍。
這才兩個多月,就已經從邊城打到都城,梁國可謂是命懸一線。
除非此刻天降神兵,或者一道天雷劈死翰雲國君,不然梁國都得亡了。
眼下翰雲軍三十萬人馬集結在梁國,她們僅僅還剩五萬,天差地別。
說起來,都怪那所謂的戰神自大妄為,害得梁國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陛下!”這時,梁國丞相站出來,一臉苦澀,“臣眼下別無他法,不如請陛下先行棄城,前往代國與拓跋元帥匯合,待日後兵強馬壯,重新奪回梁國。”
去找拓跋溯?
當然不行。
梁王恨死了拓跋溯,要不是她行事無度,張狂妄為,也不會害的梁國落到這般下場。
她的子民和將士啊,都為此付出慘重代價。
都是拓跋溯的錯,是她低估翰雲,惹怒翰雲國君,以至於翰雲國君率兵親征,她怎麼可能去棄城投靠拓跋溯呢。
“不可!”
梁王惱怒拒絕。
丞相無奈的看了她一眼。
不棄城?那還有什麼法子。
如果跟拓跋元帥匯合,那梁國尚有一線希望,而且再不走,就晚了啊。
按照翰雲軍的速度,不出三日,勢必會攻破泗水的。
“陛下三思,丞相言之有理。”兵部尚書也站出來勸慰,一副十分為她考慮的模樣,“陛下,倘若您帶著五萬大軍前去代國,您手中握著玉璽,仍舊是梁國的帝王。
梁國不過是一時失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