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元宵節吃麵(第2/2 頁)
他作為恩師,自然是要勉勵一番的。
於是,兩人就有了聯絡。
先試著做了第一次的幾百塊錢的小生意,第二次掙了幾千塊錢,兩人合作愈發默契。
進入市場經濟後,很多工廠破產,資產清算。大多東西都是象徵性收了點錢就賣掉了,比如,四輛消防車一百塊
總之,段然有見識,他有方法,兩個人互惠互利。
這不是被禁止的,也不是被允許的,大概屬於一種被預設的狀態。
但是呢,很多人做不了,很多人不想做。
到91年初,段然把全部積蓄放進了股票裡。
不得不說,這時候的股市才是股市。早上開盤價60多塊,到晚上就能漲到將近八十塊。
段然只恨自己不認識蘇聯的那些銀行頭頭,或者管物資的頭頭。
而那個知青老師又沉迷於小錢當中不可自拔,不然,91年12月25日,就是段然在北京買盡四合院之時。
可惜啊,可惜。
到95年,段然就不在國內股市玩了,他準備在明後年去趟美國。
美國經濟危機已經過去,從95年到2000年,朗訊股價漲了十三倍。
為什麼單說朗訊?因為別的公司股價是上漲還是下跌他也不知道。
朗訊這個公司,是從att分割出來的。
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它的前身是貝爾建立的美國貝爾電話公司,就是那個發明電話的貝爾。
這個公司之後再說,一旦提及通訊,就永遠不可能避過這個公司。
總之,一句話就能表現出這個公司有多厲害——它前前後後分裂出十餘個公司。
段然現在的狀態大概就是,看著日曆表,努力回想這個時間科技界有啥大事。
還好,他前世是個數碼愛好者。
吃完麵,段然也不著急回去,反正元宵節店裡也沒人來吃飯。
至於趙姐到底租不租,她還要考慮一下。
這件事對她很重要,重要到一個人吃飯的時候眉頭都擰成了個結。
依依吃零食已經吃飽了,被趙姐教訓了一頓,也不生氣不委屈,美滋滋地往第二天上學要用到的小書包裡塞東西。
得,今天辦了兩件事,兩件事都要考慮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