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第1/2 頁)
正光五年,皇帝年僅十四歲,很後悔以前得罪太后。時值中秋節近,率領各位王公大臣等十多人,在嘉福殿朝見太后。」
當時元叉不在。胡太后設宴挽留飲酒,酒過數巡,太后對皇帝及群臣說:我自從還政後被囚禁在這,子母不聽往來,雖生猶死,何用我為?我要出家修道在嵩山,閒居寺中,度過一輩子。」
於是削髮,想用金剪剪去。皇帝和大臣們都磕頭流淚,苦苦地哀求。太后更加嚴厲,一定要出家。皇帝便讓群臣都退,獨留嘉福殿,與太后說話。太后講述以前被幽禁的侮辱,思念的痛苦。
胡太后哭泣,皇帝也悲痛。這天晚上,在太后宮中居住,第二天也不出宮,與太后坐談至深夜。
胡太后說:今天晚上中秋佳節,可召皇后、潘妃到來,共賞良宵。」
皇帝說:朕與母后互相疏遠已久,遇到這樣的好晚上,當侍太后細談心事,不必召她們過來。」
胡太后見到皇帝真誠,就在月光下秘密告訴皇帝說:「從元叉專擅朝政,朝綱敗壞,致使百姓愁苦怨恨,盜賊四起。現在如果不趁早除掉他,天下必會大亂,社稷必將危險。皇上為何還沒悟到?」
孝明皇帝聽說後非常吃驚,於是向胡太后說:「朕近來也不很喜歡他。因為他能順聯心,稍效勤勞,所以不忍心拋棄他。前幾天私自將先王宮女偷走,朕笑他的愚蠢,置之不問。近宦官張景嵩也告訴我說元叉將不利於我,我還不信。太后在內,怎麼知道的?」
胡太后說:「滿朝文武官員都知道他們的陰謀,不是隻有我知道。正擔心帝不相信,所以都閉口不說了。」
「皇帝退下,隱藏證據,待元叉照舊。
一天,對元叉流下眼淚,說:「太后怒說,想出家修道。不讓她去,一定憂慮成疾。朕想讓她到前殿,安慰母心。」
元叉一點不懷疑,勸皇帝可以如此。太后於是數次前往顯陽殿,二宮不再禁止障礙。元叉曾推舉元法僧為徐州刺史,法僧反叛,元叉深自愧悔,在皇帝面前表明自己與他沒有任何關係。
胡太后對他說:「元郎如果忠於朝廷,為何不解去領軍,以餘官輔政?」
元叉於是請求解除領軍,皇帝聽從了。然而元叉雖解除兵權,猶如總領內外,毫無懼意。宦官張景嵩怨恨元叉,對皇帝的寵妃潘貴嬪說:「元叉要害貴嬪。」
嬪妃哭泣著告訴皇帝說:元叉不僅要害臣妾,還將不利於陛下。」
皇帝相信了。
元叉出宿,解叉侍中。
「第二天早上,元叉將入宮,守門的人不放,元叉開始害怕。六年夏四月辛卯,太后又臨朝聽政,下詔削去劉騰的官爵,發墓散骨,抄了家產,殺光他的養子。除了元叉沒被處死。
他的黨羽侯綱、賈粲等,不久都被殺死。查抄全家。只有元叉妹夫,還沒有執行死刑。
一天,元叉的妻子侍奉在太后身邊,侍郎元順指著他說:陛下為什麼因為一個妹妹的緣故,不處置元叉?」
胡太后沉默。時間不長,有人告發元叉和他的弟弟元爪與叛逆謀反的人私通,於是一起賜死在家。朝野相慶,都說大奸已經消亡。」
話說武川鎮有一人,姓宇文,名肱。他的妻子王氏生了三個兒子,再次懷孕。將產之前,夢見自己抱著肚子裡小孩兒繫繩昇天,將達天門,當繩短而止。等到生孩子時,雲氣滿房,如羽飛蓋的形狀罩在身上。
宇文肱大喜,說:「這孩子將來一定富貴。」
姓宇文名泰,字黑獺,就是周朝開國君主啊。自從衛可孤破了懷朔,又取了武川,兩鎮人民都被擄掠,年輕的人全充當為兵。於是宇文父子五人皆為可孤軍士。他的第三個兒子宇文洛生十九歲,武藝絕倫。四子宇文黑獺十六歲,膽識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