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四十八章中醫藥調理瘖痱不語(第1/1 頁)
瘖痱不語
[病案]戴某,一位58歲的男性患者,自1958年11月2日初診起,就患有喘咳症狀,這種狀況已經持續了十多年。近年來,他的病情愈發嚴重,不僅感到身體乏力、疲憊,行走時步履蹣跚,而且出現了明顯的肌肉無力現象。
近日,戴某在一次登高活動後感到不適,解下衣物發現兩腿肌肉軟弱無力,難以抬起,儘管沒有明顯的疼痛或酸楚感。隨後,他發現自己的舌頭變得笨拙,言語困難。
經過詳細的檢查,醫生髮現戴某顴部發紅,血壓正常,神志清醒,口眼位置正常,其他方面也未發現異常。然而,他的舌苔淡薄,脈象細弱。
[治則]滋腎陰,補腎閒。
[方藥]熟地30克,山萸肉15克,五味子15克,麥冬15克,巴戟天15克,蓯蓉15克,石斛15克,炮附子(先煎)15克,雞血藤15克,肉桂75克,晝夜各服1劑。服後顴紅微收,餘症好轉。前方附子、肉桂量減三分之一。服2劑,服法同前。藥後顴紅退,臥床可舉足活動數次。前方去附子,肉桂,加淫羊霍20克,仙茅20克。4劑後言語微清,攙扶可行數步。又服10劑後,語言清晰,可獨立於室內外散步。又服麥味地黃丸三週,乏今未發。
[評析]《奇效良方》一書中,描述了一種名為“瘖痱”的病症。這種病症的主要症狀為舌瘖不能語,足廢不為用。瘖痱病是一種慢性病,多由腎精虧損導致腎氣厥逆形成。腎精虧損後,無法滋養經脈,從而導致足部肌肉萎縮,舌部肌肉無法正常活動。病情發展到最後,患者會出現顴紅,這是陰精衰減於下,虛陽浮於上的表現。
針對這種病症,地黃飲子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地黃飲子具有滋補腎陰和溫補腎陽的功效,適用於無神志昏亂、無外邪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根據病情調整藥物劑量,如顴紅症狀減輕時,減少附桂的用量。附桂減少的原因有兩點:一是虛陽已迴歸腎中;二是辛熱藥物過量會損傷陰精。
為保持藥物的溫和效果,採用具有補陽而不剛烈的淫羊藿、仙茅替代附桂。同時,由於腎精充足則血氣旺盛,因此加入雞血藤以舒筋活絡,使陰血迅速執行於脈絡之中。透過這些藥物的協同作用,病症得到有效緩解,療效顯著。
為了更好地治療瘖痱病,醫生還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並根據病情變化調整藥物劑量。此外,治療過程中應注意飲食調養,以增強患者的體質。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心情舒暢。這樣,在藥物與生活調養的共同作用下,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更好地控制,甚至痊癒。
總之,《奇效良方》中提到的地黃飲子,是一種針對瘖痱病患者的治療方法。透過滋補腎陰、溫補腎陽、調整藥物劑量和配伍,以達到治療病症的目的。在實際應用中,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醫生還需要綜合考慮其他因素,以確保藥物的治療效果。
:()每日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