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五十四章中醫藥調理舌癢(二)(第1/1 頁)
舌癢(二)
[病案]陽某,女性,55歲。這位患者於1983年3月20日前來就診。她表示在過去的一週裡,舌頭瘙癢症狀非常嚴重,尤其是在夜間,癢感加劇,給她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此外,患者的飲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進食量略有減少。
在檢查中,醫生髮現陽某的舌頭顏色偏淡,呈現為白色,同時舌苔呈現為白膩,並伴有微黃的顏色。這些症狀表明,患者的體記憶體在溼氣和溼熱。此外,透過觀察脈象,醫生髮現陽某的脈搏呈現出濡數的狀態,這也反映出她體內溼熱的狀況。
[治則]清瀉脾經伏火。
[方藥]藿香10克,梔子10克,防風10克,生石膏25克(先煎),蟬蛻10克,甘草6克。連服10劑,其症若失。一年後隨訪,未見覆發。
[評析]舌癢病作為一種在臨床上相對少見的病症,給眾多患者帶來了深深的困擾與無助。這種疾病的神秘性讓人們對其發病機制知之甚少。在中國傳統醫學的領域裡,古老的典籍《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有這樣一句經典論述:“諸痛癢瘡,皆屬於心。”這句話意味著,如果身體出現了各種疼痛、瘙癢以及面板生瘡等問題,往往都與心臟的功能失調有關。也就是說,當人體內心火過於旺盛時,就有可能引發癢感。
但是,令人費解的是,在實際遇到的舌癢病患者當中,他們的舌頭並沒有表現出常見的心經異常症狀。比如,這些患者的舌頭既沒有出現明顯的腫脹現象,也不存在疼痛之感;同時,他們的舌質顏色正常,並未呈現出紅色;而且,口舌糜爛這類典型的心經相關症狀也是幾乎不見蹤影。基於以上種種情況,可以推斷出這些患者的舌癢問題並非由心經因素所導致。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奇怪的病症呢?
根據《靈樞》一書的記載:“足太陰之經……貫舌中”,由此可知,本例舌癢病應與脾經有關。結合脈象和病症辨證分析,此病例屬於脾經鬱火內結,火氣循經上伏舌體,從而導致舌癢。因此,治療應採用錢仲陽瀉黃散,以清除脾經中的火氣,從而使病症得以痊癒。
舌癢病可能與患者的生活習慣、飲食結構、情志等因素有關。為了預防和緩解舌癢症狀,建議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波動。同時,在飲食方面,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適當增加蔬菜、水果等食物的攝入,以保持脾胃功能正常。
此外,適當鍛鍊身體也有助於改善舌癢症狀。可以選擇散步、瑜伽、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以舒緩壓力、調節情緒。同時,保持口腔清潔,定期刷牙、漱口,避免口腔疾病的發生。
患者在治療期間應積極配合醫生,按時用藥,遵醫囑。在治療過程中,若出現任何不適,應及時向醫生反饋,以便調整治療方案。在治療結束後,應繼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舌癢症狀的復發。
總之,舌癢病雖然罕見,但並非無法治療。透過辨證論治、調整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態,患者可以逐步緩解症狀,重獲健康的舌頭。此外,患者還應關注心理健康,學會調適情緒,避免因情緒波動而導致病情加重。同時,定期進行體檢,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有助於預防和治療舌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