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去要賬、磚廠危機解決方案(第2/3 頁)
安民拿出欠條,無意間露出派出所的那張。
“小李子!”
“在,所長啥事?”
“送顧老闆走一趟。”
“好咧!”
顧安民收起欠條,“領導,這多麻煩。”
“不麻煩,為人民服務!”
………
禿嚕嚕……
小胯鬥冒著黑煙,駛出十里營派出所。
李幹事駕駛,大馬與張偉擠在後座,顧安民縮排鬥廂,一路狂奔……
十里營水泥廠,另一個時空也有。
嚴格來說,應該叫私人水泥作坊。
一座二層小樓,一臺粉碎機,兩座土窯,十幾個村民,每天出產一百多噸。
算不上正規,也肯定沒有齊全手續。
顧安民甚至都能猜出生產環節。
運來石頭,高溫燒成石灰,拌入土料,混合均勻,再次高溫加工,產出水泥半成品。
接下來,磨粉,加入膠凝劑、效能調節材料等等,期間根據需求,制定粉末粒度,形成一定顆粒級配,增大其水化面積。
若想以假亂真,還可以摻入鋼渣、礦粉……
什麼標號325、425,隨意貼。
沒辦法,另一個時空搞工程,遇到的假水泥太多,顧安民對此熟悉的很。
但就是這個小小水泥作坊,起碼價值六十萬。
因此,鄉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否則哪來的經濟?
而水泥廠能壟斷十里八鄉,靠的可不是口碑,而是……你能買到水泥的地方,都是我的下家,不然,你只能跑更遠的地方去買。
98年,道路稀少,縣區之外每二十里一個收費站,運輸十分不便,而村民,又有幾個能買得起農用三輪車?
頂多拉著地排,跑上十幾裡,買到稍微便宜點的水泥。
殊不知,同樣是這個小水泥作坊出品。
也因此,壟斷十里八鄉的水泥廠,廠長威名,遠超玩高利貸的張海。
老顧?
若有這種威名,他還用得著跑路?!
…………
小垮斗的到來,沒有驚動被粉碎機嘈雜聲淹沒的水泥作坊。
顧安民丟下老顧的半包軟華夏,讓給李幹事在外等待,領著大馬、張偉,直奔二層小樓。
雙方無冤無仇,只是欠債,他也沒打算怎麼著。
先禮後兵,先軟後硬,如果真要不回來……
顧安民掃一眼前院,那裡停著一輛大號拖拉機車頭。
其後方掛著兩節車廂,車廂內層層疊疊,鋪滿袋裝水泥……
小作坊水泥,並非無法使用,只是按照官方標準不合格。
若拿去蓋點臨時建築,或者普通倉庫、塑膠大棚,倒也能用個十幾二十年。
念及到此,顧安民想到同樣欠自家賬款的砂石場。
如果從那邊搞一批砂石骨料,加上嚴重返鹼賣不出去的紅磚,回頭再去廢品收購站淘點鋼筋、鐵絲網。
磚廠那麼大空地,三通一平,砌築蓋房……
一批豆腐渣工程,就這麼問世了。
然後拿去抵押貸款……
當然,銀行不傻,必須喝上幾場,或者讓這些豆腐渣工程具有一定價值。
但只要讓對方把信譽貸款改為抵押貸款,將償還期限推遲十年,甚至二十年……
磚窯危機不就暫時解決了嗎?
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辦事方式,顧安民認真思索,認為‘豆腐渣計劃’很可行。
當即決定把這些水泥拉回家。
“大馬,會開拖拉機嗎?”
“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