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子嬰歸來(第2/5 頁)
如此,那我們便一同前往皇宮。”
於是,扶蘇與子嬰整了衣衫,帶著一路的風塵與滿心的期待,向著皇宮的方向行去。皇宮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璀璨的光芒,那高大的宮牆似在訴說著大秦的威嚴與強盛。他們沿著長長的宮道前行,宮道兩旁的侍衛身姿筆挺,目光冷峻,手中的兵器在陽光下寒光閃閃。
行至殿前,子嬰向通報的太監說道:“煩請公公通報陛下,子嬰與扶蘇公子求見,有要事稟報。”那太監微微打量了二人一番,轉身入內通報。
未幾,裡面傳來皇帝威嚴的聲音:“宣。”
扶蘇與子嬰對視一眼,深吸一口氣,穩步踏入大殿。大殿內莊嚴肅穆,金碧輝煌。皇帝嬴政高坐於龍椅之上,身著一襲繡滿金龍的玄色龍袍,頭戴冕旒,十二旒的玉珠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晃動,遮住了他部分面容,只露出那一雙深邃而銳利的眼眸,仿若能洞察世間一切。
“兒臣扶蘇、子嬰拜見父皇。”扶蘇與子嬰齊齊跪地,行三跪九叩之禮。
“平身。子嬰,你此去羅馬,詳情如何,速速道來。”嬴政的聲音在大殿內迴盪,帶著帝王的威嚴與對邦交之事的關切。
,!
子嬰起身,將一路的經歷娓娓道來,從出發時的雄心壯志,到途中的艱難險阻,再到羅馬元老院的熱情與期待,以及回國途中與羅馬團隊的交流互動。他言辭生動,描述細緻,大殿內眾人聽得入神。
“陛下,羅馬此次派出的團隊帶來了許多珍貴的禮物與特產,他們渴望與大秦建立長久的貿易往來關係,互換國書,以定邦交之盟。”子嬰說完,恭敬地呈上羅馬的國書。
嬴政微微點頭,他接過國書,仔細翻國書眼中閃過一抹思索之色:“這羅馬與我大秦雖相隔甚遠,然其文化與物產亦有可取之處。建立貿易往來,於我大秦的經濟、文化交流皆有重大意義。”
扶蘇見狀,上前一步說道:“父皇,兒臣以為,可在咸陽設立專門的貿易區域,以供大秦與羅馬的商隊交易往來。同時,可派遣學者與工匠前往羅馬,學習其先進的技藝,亦將我大秦的文化與工藝傳播出去。”他的語氣沉穩而自信,眼神中透著對大秦未來發展的憧憬。
嬴政看了扶蘇一眼,心中對子扶蘇的見解頗為讚賞:“扶蘇所言,甚合朕意。此事可著令相關大臣商議辦理,務必要將此事妥善處置。”
“遵旨。”殿下眾大臣齊聲應道。
此時,大殿外的天空中,一隻雄鷹翱翔而過,它的身姿矯健,展開的雙翅似能遮天蔽日。那雄鷹在空中盤旋數週後,向著遠方飛去,似是帶著大秦的希望與夢想,飛向未知而充滿機遇的遠方。而扶蘇與子嬰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欣慰與對未來期待,他們深知,大秦的這一步,將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一個充滿交流與融合、繁榮與發展的時代。
隨著大秦與羅馬貿易往來的籌備開啟,朝廷上下一片忙碌。
大臣們紛紛就貿易區域的選址、管理規則的制定、稅收政策等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
有的大臣主張將貿易區設立在靠近咸陽城中心的繁華地帶,以彰顯大秦對此次貿易的重視;有的則認為應選擇在城外交通便利之處,便於貨物的運輸與商隊的進出。
在民間,訊息傳開後,百姓們也對羅馬的特產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一些商人看到了商機,開始籌備資金,準備在貿易往來中大展身手。
然而,也有一些保守的勢力對此表示擔憂,他們認為與外邦過多的貿易交流可能會帶來未知的風險,比如文化的衝擊、奸細的混入等。
扶蘇與子嬰則積極參與到各項籌備工作中。他們與大臣們溝通協調,借鑑其他國家貿易往來的經驗,試圖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貿易體系。扶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