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赤壁戰火紛飛:火攻破敵,三分初現(第2/4 頁)
的大軍南下,如同一股洶湧的洪流,勢不可擋。孫權的朝堂之上,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主和派認為,曹操勢力強大,難以抵擋,不如投降,以保江東百姓平安。而主戰派則堅決反對,他們認為,江東有長江天險,又有精兵良將,怎能輕易投降。在這關鍵時刻,魯肅挺身而出,他力勸孫權不要投降,並建議孫權聯合劉備,共同對抗曹操。
周瑜也從外地趕回,他向孫權詳細分析了曹操軍隊的弱點。他指出,曹操的軍隊大多是北方人,不習水戰,而且長途跋涉,疲憊不堪,軍隊中還流行著疫病。只要孫劉聯軍能夠抓住曹操的弱點,出奇制勝,就一定能夠擊敗曹操。孫權聽後,深受鼓舞,他下定決心,與曹操決一死戰。
劉備得知孫權決定抗曹後,立即派諸葛亮前往東吳,與孫權商議聯盟之事。諸葛亮憑藉著出色的口才和卓越的智慧,成功說服了孫權,孫劉聯盟正式形成。這一聯盟,猶如一把利劍,懸在了曹操的頭頂,讓他不得不小心應對。
雙方備戰
曹操的軍隊抵達長江北岸後,便開始了緊張的備戰工作。他命令士兵們日夜操練水軍,試圖儘快熟悉水戰。然而,北方士兵不習水戰的問題始終難以解決,許多士兵在船上暈船嘔吐,戰鬥力大打折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曹操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將戰船用鐵鏈首尾相連,這樣戰船就更加平穩,士兵們在船上也能如履平地。
孫權和劉備的聯軍則在長江南岸嚴陣以待。周瑜作為聯軍的統帥,精心佈置防線,他將戰船分成多個梯隊,互相配合,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同時,他還派出間諜,密切關注曹操軍隊的動向,以便及時調整戰略。
劉備的軍隊雖然人數不多,但也積極參與到備戰工作中。他們與孫權的軍隊緊密合作,共同訓練,提高戰鬥力。諸葛亮則在一旁出謀劃策,為聯軍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建議。雙方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著最後的準備,氣氛緊張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三、戰爭過程
初次交鋒
赤壁的江面上,瀰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息。曹操的軍隊率先出擊,他們駕駛著戰船,向著孫劉聯軍的陣地衝去。然而,由於曹軍士兵不熟悉水戰,戰船在江面上行駛得十分緩慢,而且行動笨拙。孫劉聯軍見狀,立即派出戰船迎擊。聯軍的戰船小巧靈活,在江面上穿梭自如,他們利用曹軍戰船行動不便的弱點,發動了猛烈的攻擊。
一時間,江面上箭如雨下,喊殺聲震天。曹軍的戰船紛紛中箭,士兵們死傷慘重。曹操見勢不妙,急忙下令撤退。這一戰,曹軍初戰失利,士氣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曹操退回北岸後,開始重新審視戰局,他意識到,孫劉聯軍並非那麼容易對付。
僵持與火攻計
雙方在赤壁對峙了一段時間,誰也不敢輕易發動進攻。曹操為了打破僵局,不斷地派出小股部隊進行試探性攻擊,但都被孫劉聯軍擊退。此時,曹軍內部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士兵們水土不服,疫病流行,戰鬥力急劇下降。
就在曹操一籌莫展之際,黃蓋向周瑜獻上了一條火攻之計。他認為,曹軍戰船用鐵鏈相連,行動不便,只要用火攻,必能大破曹軍。周瑜聽後,覺得此計甚妙,但要實施火攻,必須要有一個人前去詐降,騙取曹操的信任。黃蓋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他表示願意親自前往曹營詐降。
周瑜和黃蓋精心策劃了一場苦肉計。在一次軍事會議上,黃蓋故意與周瑜發生爭執,周瑜大怒,下令將黃蓋打得皮開肉綻。黃蓋趁機派人向曹操送去降書,曹操見黃蓋被打得如此悽慘,又有降書為證,便信以為真。
火攻爆發
一切準備就緒後,黃蓋率領著數十艘堆滿易燃物的戰船,向著曹營駛去。為了不引起曹操的懷疑,戰船的船頭都插著曹軍的旗幟。當戰船靠近曹營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