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薰風初見李暮煙(第1/2 頁)
往後近二十天,李暮煙未見宣贏,一是她需要修復受損的的身體,和靈魂。二是宣贏政事纏身,前後接見了兩國使臣,分別是西蜀國使臣鍾烏崖,東涼國太子薰風。
前者和談,細說兩國開戰之弊端,又言如何如何對宣國不利,話畢,表明蜀王之誠意,願獻出垸莧,嶇積,肅藜三座城池,並將蜀王之子易聿恆留在京都當質子。
任憑其有三寸不爛之舌,韓誠吾一一駁回。
宣贏向下注視著鍾烏崖,此人他聽說過,智謀過人,忠肝義膽,聞言曾多次勸諫蜀王,與東涼國結盟,共伐宣國。只可惜蜀王生性多疑,流言漫天,從未真的信任東涼國,再加上此人是易聿恆的幕僚,蜀王更是懷疑三子野心。
此時來宣國,想必是抱著最後一絲希望,甚至視死如歸,做最後的掙扎。
旒之下的眸子銳利又沉靜,上方傳來威嚴的聲音:“朕聽過你,鍾烏崖,心懷天下,仁義忠厚,有勇有謀,若肯為宣國效力,必有一番大作為,統一天下,結束混亂,共創千秋萬代之霸業,此乃後世之福也。”
“早就聽聞,陛下胸懷大志,志在天下最高峰,今日敢問陛下,站在高處,可曾見山底屍橫遍野,百姓流離失所,飢不擇食,以樹皮枯葉為生,甚至奪食人肉?又可見多少無辜百姓因戰爭死於槍劍之下,多少人無故飽受戰爭之苦,顛沛流離?”
宣贏沉聲說道,“一代人有一代人要做的事,若朕今日不伐西蜀,混亂割據繼續維持百年,這百年間因混亂而受苦受難的百姓難道就比如今少?他們的子孫後代,一代又一代將不斷飽受流離漂泊之苦,強盜賊人肆意橫行,衣食住行沒有保障。混亂之下,一個鐘烏崖,可救不了千千萬萬個死在裂縫中的餓殍。你說,朕,要不要做?”
“陛下,宣國有宣國百姓,西蜀亦有西蜀百姓,兩國各司其職,各自為政為民,百姓在各自國土安居樂業,便不會再有受苦受難的人。”
“哈哈哈,你當真如此認為嗎?蜀王如此認為嗎?即便如此,那你說說,十年前,五國和平相處期間,垸莧,嶇積,還有肅藜,這三個城池下的百姓過得如何?”
鍾烏崖終是語塞,這三個城池臨宣國界,用一句話形容的話,便是平民的命不是命,是肆意踐踏蹂躪的馬車下的塵土,亂葬崗的螞蟻,臭水溝裡的蒼蠅。
那些人,生來,便命不由己,不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是近百年如此!!!
見鍾烏崖不說話,宣贏繼續道,“宣國廣納天下能人志士,朕亦求賢若渴,若你願為千千萬萬的世人後代圖謀大業,施展畢生抱負,朕,定不虧待於你。”
片刻,他面露苦澀,眼神依舊堅定,看著宣贏,大聲說道,“生,西蜀人,死,亦為西蜀魂。”
百官聞之,皆是怔怔地看著他,宣贏拍拍手,而後安靜片刻,忽然低沉的聲音響起,“來人,押入大牢。”
是個忠義之士,卻不能為朕所用,倒也可惜,可嘆。宣贏心想。
再說到東涼太子薰風,這人是奔著蕭太妃而來,能說會道,肆意瀟灑,談笑間雲淡風輕,怎麼看都像個不涉朝政,心思簡單的風流公子!
宣贏並不知道早在沿連時,這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薰風,銀海賭坊幕後之人,也是擺了卜衍一道的人,或者說,暗地裡給宣贏挖坑的人,就是眼前之人。
薰風本名高苡積,在外隨母姓燻。今日,他是東涼太子,帶著很多奇珍異石,美酒佳釀等許多東涼獨產的寶貝,來覲見宣國皇帝宣贏。
一身墨綠色長衫,長衫下隱隱可見白色騎馬褲,黑色長靴,腰間佩白玉香囊,眸子清澈透亮,琥珀色瞳孔,波光流轉,臉頰輪廓分明,又幹淨清爽,立於朝堂之上,氣宇軒昂,又流露著隨性自然的自由感。
他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