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第1/2 頁)
見元子期頷首,李容淵倒有些驚異他答應得如此爽快,然目光交匯之間,兩人皆是眸色深深。
華鶴身邊的小內侍極驚訝地望著李容淵與元子期,訝聲道:「阿翁,莫不是我的耳朵不好使,方才分明聽魏王喚的是岳父大人。」
華鶴斜覷了他一眼,意思便是,不該問的不要多問。
那小內侍卻不可置通道:「若是……魏王與元家結了親,那豈不是,豈不是再沒人搬得動他們。」
華鶴嫌棄他說得直白,卻不得不嘆了口氣道:「是我教出來的,倒還不傻。」
那小內侍頓時急得跳腳道:「那陛下豈不處境尷尬,那可如何是好?」
華鶴深深望了他一眼道:「那便不是你要操心的事了。」
說完,他又低嘆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吶。「
小內侍似懂非懂,卻聽華鶴自語道:「瞧著那日,九殿下確是對元家那小縣主上了心。」
緊緊跟在華鶴身後,小內侍磕磕絆絆道:「阿翁,如、如今我們該做些什麼?」
華鶴不答,卻笑道:「待九殿下離開,我們去德妃處探探口風,說不定,還要與她一同去元家走一趟。
當其時,不滿李容淵的自然不只楊家一人門,中書令崔泯自知道趙王李靜璽也是一般心懷不忿。他府中本有位姓姜的得力幕僚,宮變之前突然失蹤,數十日後回來竟投了李容淵門下,如今從九品校書擢為萬年令,雖不過是八品縣令,卻掌握京畿,可謂榮寵有加。也就那時李靜璽才知,他那幕僚原本就是李容淵佈下的棋子。
而對中書令崔泯而言,這自然是個機會,如今太子形同虛設,雖李容淵風頭最盛,但難保其餘諸王沒有什麼想法。這便是皇帝制衡好時機,而這件事具體要怎麼做,便要他來安排了。
李靜璽望著崔泯,自然也知道他要拉攏朝中與李容淵不和的勢力,比如自己,比如楊家,這自然正中他下懷。
兩人一同走出宮門,崔泯眉頭緊鎖,嘆了口氣,低聲道:「魏王勢大,竟有左右朝政之力,不知是福是禍。」
知他故意試探,李靜璽也不揭穿,笑道:「勢大又如何,不過因為未被挑出錯處。」
崔泯聞言訝異抬眸,心中卻鬆了口氣,原來他真有李容淵的把柄握在手掌,如此便好辦了許多,只是他不明內情,倒真有些好奇,李靜璽究竟捏住他哪一處。
見崔泯的目光帶著探究,李靜璽輕笑道:「閣老莫急。」只是終究要透一點口風,李靜璽回眸望著崔泯,沉聲道:「難道崔閣老不覺此次吳地之亂,亂得怪異。」
崔泯眸色深深望著他,李靜璽卻在心中有十拿九穩的把握,會稽王手下忽然冒出的那寫討逆檄文的才子,大約就是那位他曾經幕僚,號稱揚州的舉子,行事詭譎的姜遠之。而若他是李容淵的人,此次所謂平定吳地之亂的功勞便根本就是李容淵自導自演的一場鬧劇,只是這其中,元家又參與了多少,這一點他卻不得而知。
不過,這一點便足夠他拖李容淵下水。
第122章 問路 德妃今日來自是為了寶兒和小九的……
散朝時已過午, 元子期出瞭望仙門時天空中又隱隱飄起了絮雪,身邊的侍從牽過馬,從他手中接過笏板仔細收好, 元子期抬頭望了眼濃陰的天空,策馬向南面急行。
興道坊是朱雀門外第一道坊,距離北面的皇城最近,元子期回到王府時身上的雪粒未化。安泰親自出來迎他, 默契地接過他解下的鶴氅, 望著元子期有些凝重的神色,關切道:「今日朝中可有什麼大事?」
自高氏一黨伏誅,安泰以雷厲風行之勢斬除餘孽,受牽連之人即便免死,也皆罷官免職, 就連曾經最受寵愛的永仙公主也因為高後所出失了聖眷, 被禁足冷宮。而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