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夜歌豪,乘年少(第2/3 頁)
是賞識他的東翁。
許平之唯恐會給對方惹出禍來,自然不肯假手於人。陳恆知道的那個寫李唐被免格的學子,跟許平之正是同一屆參加的鄉試。
親自改卷的許平之,一直看到陳恆的試卷,才連聲說道‘案首當是此人’,可調來陳恆的籍貫生平一看,又有些犯難。
這陳恆,怎麼才七歲。
真的要讓他,當這個案首嗎?
許平之有些猶疑不定,便喊來自己的師爺,只命他在堂下答話。師爺聽完縣令的顧慮,卻不以為然,笑道:“大人,這有何難。其他縣裡又不是沒有十歲中案首的,上頭都將年號改成文和……
我們這邊出一名七歲案首,正顯得大人你這幾年治理有方,有功於朝廷。
再說他這個年紀,就能高中案首,將來指不定還有一番造化,到那時在回來看我們大人,誰不得評一句你慧眼識珠。”
許平之聞言不禁暗喜,是極是極,這不就是送上門的政績嘛。再看向手中的試卷,本就極好的文章更是添上幾分少年意氣。
“善。”
許平之微微點頭,提筆選中。
…………
…………
往後的三場考試裡,一場賽過一場簡單。陳恆不出意料的通通拿下第一,至於學子中的那些猜疑,在陳恆的文章被縣衙貼出來後,也沒人能說出半個‘不’字來。
文人會相輕,可也知道文章的好壞。縱有存心找茬的書生,看過之後也得搖搖頭,掃興而去。
等到所有考試結束,陳恆就是名副其實的縣試案首了。
一個名頭罷了,陳恆心中高興過幾日,也就拋之身後踏上歸程。不過在陳恆離開的當日,到發生一件趣事。
有些落第的考生堵住父子二人去路,也沒有動手動腳,只開口問道:“不知案首是在何處治學,也好讓我們也沾沾令夫子的光。我們一心向學,就缺個名師指點迷津,還望案首成全。”
本不欲出風頭的陳恆聞言,立馬停住離開的腳步。他知道,這是他回報恩師的機會,豈能錯過。
陳恆清一清嗓子,拱起雙手朝著山溪村的方向拜了拜,朗聲道:”家師王先明,原在縣裡教書。因聽聞山溪村有個小子好學,便不辭辛勞的趕來悉心教授兩年。這小子……“
陳恆露出一口白牙,指向自己,“正是在下。”
有現任案首的親自背書,眾人一時都露出驚疑狀,有人道:“兩年就成了案首?這位夫子,莫不是有點石成金的本事?”
“我好像聽過他的名聲……”
“啊,父母誤我!!”有一個學子抱頭痛呼,大家看到自然追問幾句。學子才道出,他原先也曾在王先明下面求學。
眾人唏噓,亦有嘲弄者。陳恆看在眼裡,也不多說什麼。
又有人追問道:“那王夫子還收學生嗎?”
“家師擇徒甚嚴,若沒有肯吃苦的心思,他連見都不會見。”陳恆好似二叔附體,開始胡吹法螺,也不知道王先明看到,會不會打他十個手板。“可要碰到真心求學之人,自然會像教我一樣,傾囊相授,不捨晝夜,就怕你們吃不下這份苦。”
“那可太好了。”
“我平生自問最能吃苦,王夫子看到我,一定喜歡的很。學兄,到時候還請替我多多美言,也好成全你我的同窗之誼。”
話不可說盡,陳恆只是笑,拱拱手,示意自己要告辭離去。
眾人見之,起身行禮道:“送案首。”
陳恆離開後,他在客棧內的言語,自然在縣內開始傳播。那李公明聽到考中案首的人,正是王先明帶來的孩童,氣的好幾日都沒出門。
等他養好精神,將此次縣試落榜的學生召來,準備為下次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