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酒桌談事,事半功倍(第1/2 頁)
“方哥,你這是不過了啊!洋酒,西餐,好傢伙,這些東西怎麼也要小一百吧?”
次日傍晚,姜衛國坐著吳紅兵的三輪侉子,根據方林留下的地址找了過來。
剛一進門。
姜衛國就被震住了。
說是請二人吃頓便飯,面前的飯菜質量都快比上國宴了。
桌上擺著兩瓶進口洋酒,地面水桶裡放著十瓶啤酒。
一臺醜了吧唧的電風扇正對著餐桌。
桌上的菜餚一水的西餐。
姜衛國沒看錯的話。
這些菜應該是方林從莫斯卡餐廳買的。
和昨天跳舞的俱樂部一樣,莫斯卡餐廳同樣是為了紀念夏蘇友誼而建。
主營蘇熊各類菜餚。
能以蘇熊首府莫斯卡來當店名,足以證明餐廳的檔次和手藝。
六十年代兩國翻臉,餐廳改名為展覽館餐廳。
燕京當地人,依舊用老莫稱呼它。
“請兄弟們吃飯,別說錢不錢,一頓飯而已,又吃不窮我,坐吧。”
方林彎腰拿起一瓶放在桶裡啤酒,摸了摸上面的溫度。
還行,沒那麼熱了。
“衛國,別愣著了,坐吧。”
“我跟你說,方哥現在可比我有錢,你忘了,方哥可是我們小集體的股東。”
吳紅兵毫不見外地坐到椅子上,招呼姜衛國趕緊做。
有酒有肉,給個科長都不換。
“哦……”
姜衛國恍然大悟。
方林透過自身技術,幫吳紅兵的小集體將殘次電子元件改造成電風扇,聽說都快供不應求了。
任何打上計劃外標籤的商品,都能在瞬間被一搶而空。
原因很簡單。
購買計劃外商品只要錢,不用額外拿票。
這年頭,票可比錢值錢太多了。
工業票,全國糧票,下館子用的菜票,購買五花肉的肉票……
這些稀缺票種的票面額度,甚至比同等數量的金子還貴重。
當然,也不是所有東西都要票。
比如老莫餐廳,吃飯就不用菜票。
問題是。
裡面飯菜貴得要命。
一道肉菜的價格,起碼要幾塊錢。
“小吳,衛國,我想舉一杯,到了這裡就跟到自己家一樣,別客氣,乾杯。”
酒桌談事,事半功倍這個道理,可以說是經久不衰。
方林沒有準備酒杯,直接對瓶喝了一口。
見狀,姜衛國和吳紅兵也不客氣,跟著灌了一大口。
隨即。
三人邊吃邊聊,說著燕京最近發生的各種有趣事情。
幾瓶啤酒下肚,話題逐漸從燕京轉移到國內外。
從一月份和超級大國建交,二月份暴打猴子白眼狼,三月份得勝收兵,一直到前不久的恢復獎金支付,各國有大廠職工漲工資。
重新恢復按勞取酬,計件獎勵制度。
“這兩年的變化簡直快到讓人目不暇接,實施了十幾年的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徹底被取消,等著看吧,明年起碼要有幾十萬知青回城。”
吳紅兵放下酒瓶,唏噓道:“從76年到今年,每年都有十幾萬知青以各種方式返回燕京,四年下來,燕京大街小巷別得不錯,知青遍地走。”
“明天一下子再湧回來幾十萬,得,有關部門一天消停日子都別想過。”
姜衛國點點頭,說道:“我聽我爸說,最近四年的惡性事件,比過來二十年代加起來還要多,前兩天,兩個知青走在路上碰了一下,馬上就動起了刀子。”
“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