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第2/3 頁)
聰慧十分。
一日,有一個人前來拜訪真人,似乎對真人的烏鴉十分不滿,不僅把烏鴉的毛打落了兩支,還和真人大吵了一架,憤然離去。真人獨自一人十分憂愁,事情變得棘手。那烏鴉為了安慰主人,居然用翅膀伏在真人肩頭,一人一鳥關係十分親密。
下一頁畫風突變,一轉眼來到了戰場之上,不過這戰場不是人類與烏鴉為敵,敵人應該是來自海外的入侵者,畫中繪有戰船無數,烏鴉盤旋在本國士兵的上空,像是擔當著偵察兵的作用。畫者寥寥幾筆,慘烈的戰況就躍然紙上,而比起人類,烏鴉似乎更是慘重,它們擋在軍隊的前方,承擔了很大一部分火力,數十隻烏鴉圍住一名士兵保護他的架勢布滿紙張,甚至以肉體相搏沖入敵陣,以命抵命,許多烏鴉都支離破碎,屍體沉入大海,密密麻麻。戰爭以趕出侵略者大獲全勝為結局,眾人興高采烈的班師回朝,皇帝卻有些不滿。
陸琛注意到,這裡畫的上位者並不是櫻氏家族的人,而宮殿上的佈局卻似曾相識,最重要的是這位皇帝的頭上戴著的竟是冕旒。
&l;古之王者,冕而前旒。&r;冕旒是皇帝的禮冠,自南北分朝而立後,不管是南帝還是北皇都達成默契不再佩戴天子之冕以示和平,這位戴著冕旒的皇帝說明這個故事至少已經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了。其實這並不奇怪,連太乙門都被滅了快一百年,太乙真人還活著的年代必定更加久遠。
皇帝的不滿是針對在戰爭中犧牲慘重的烏鴉。烏鴉雖然貢獻巨大,但是自古君王都害怕功高蓋主之事的發生,更何況是一隻小小的畜生。烏鴉驍勇善戰的事跡傳到民間,很多百姓對烏鴉開始尊重有加,不僅有私自祭拜的行為,甚至認為它們是上天派下來的神鳥,是拯救萬民的。皇帝自然不樂意。
這並不難理解,皇帝被叫作真龍天子,其意義在於皇室是被上天選中的血脈,他們的統治是建立在自己的子民對皇權對天神的敬畏之上。這也是為什麼祭祀一直是皇室十分重視的環節,就是為了透過這種被放大的儀式感加強民眾的崇拜之心從而鞏固自己的地位。現在倒好,突然冒出來一個神鳥救人於水火之中。這已經不是普通的謀逆可以概括,這直接挑戰到了皇權的至高無上。
於是皇帝下令,要求絞殺所有的烏鴉。此令一出,譁然一片。眾臣紛紛上書反對。
故事畫到這裡,諸位看官大概心生疑惑。在現世的標準裡烏鴉就是jian邪不詳的代名詞,還有專門對付烏鴉的拆鴉人,殺死烏鴉又怎麼會激起朝野上下的陳情呢?但是陸琛卻有些明白,在這個故事裡烏鴉和人類的關係並非是敵對的,恰恰相反,烏鴉作為極具靈氣的鳥類成為了人類不可或缺的幫手。小到如太乙真人的那隻寵物鳥那般為主人做些雜事,大到對抗外敵時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已經遠遠脫離了本代人的理解。而且故事中處處透露出一個細節,那就是烏鴉的這些本事都是人類刻意為之的。想來也是,再有靈氣的畜生如果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怎麼會如此聰慧。
這樣一來反對之聲就並不突兀,將烏鴉培植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又嫌棄對方能力卓然超群,這件事情怎麼說都是自己不地道。如果只是忌憚烏鴉,那隻要多加管制約束即可,一網打儘自己昔日同盟下屬實在過於冷血殘忍。
但是皇帝卻堅持己見,說來也奇怪,這群反對的人中也有真人的身影,雖然不算顯眼,但是這畢竟是太乙真人書,所以還是能看見太乙真人十分反對這道旨意。但是不知是畫者疏忽還是事態發展過□□速,前一頁兩方陣營還能夠分庭抗禮,再翻過去居然就變成了太乙真人孤軍奮戰,以一人之力對抗全朝乃至皇帝。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