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3/3 頁)
碑村,暫時和他們住在了一塊兒。
石碑村位於廣州天河區的東南邊。由於那幾年聚集在那兒的流浪記者太多,以致像北京魯迅文學院附後的&ldo;中國作家村&rdo;、圓明園附近的&ldo;流浪畫家村&rdo;、北京通州宋莊的&ldo;流浪藝術家村&rdo;一樣,那時的石碑村被我們這些人戲稱為&ldo;中國流浪記者村&rdo;。因為在這兒居住過的記者前後有三四百人。著名的流浪記者有曾華鋒、劉靚、譚海清、南島、閔紅松、李志、詹政凱、傅星、羅斯文、傅東流等人。
在此居住期間,我認識了大批流浪記者。後來,我在《廣東法制報》、《中國引進報》、《廣州紅綠燈報》做記者期間,曾先後都在這兒居住過。雖然時常搬家,但搬來搬去還是在這個小村子裡。直到1997年春節後,我因無錢交房租,無法忍受那個長得像電影《七十二家房客》中的八姑樣的女房東逼債,就在一個黑夜裡搬離了那個小窩,住到了河南的客村和赤崗一帶。
第二章 從民工到流浪記者第13節 1塊8毛錢的春節(1)
隨著20世紀90年代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以前散佈在羊城四周的近郊農村,都很快被各種高樓大廈所包圍,那些昔日貧困的村莊很快融入廣州城區內,變成了&ldo;都市裡的村莊&rdo;。這些地方當時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那些有了錢的村民們紛紛建起了高高的樓房。他們除了在本地的企業分紅外,大多就是靠出租這些房屋了。租住在這些密密麻麻地擁擠在一起的房子裡的,幾乎全都是來自外地的打工族。當時在羊城比較出名的&ldo;都市村莊&rdo;有石牌村、冼村、員村、楊箕村和客村等。從1995年起,流浪羊城的我就開始像昔日的地下游擊隊一樣,曾先後在這些地方租住過,而其中的石碑村,由於當時居住的流浪記者較多,則成為我在羊城的一個重要棲身地。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