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第2/3 頁)
能有個嫡長子,還會輕易被廢嗎?更何況,現在的皇帝,比康熙還要喜歡漢家文化。不知道,這個早來的孫子,會不會影響弘曆的前途。
此時,弘曆則坐在阿哥所冷笑,幾個侍妾跪在地上發抖。高氏垂眸坐在下首。直到有人支撐不住,眼看就要暈過去了。高氏才求情:&ldo;爺,您就饒了她們吧!奴婢和孩子不都沒事嗎?&rdo;
弘曆不看高氏,對著地上幾人溫言吩咐:&ldo;既然高格格給你們求情,爺看在格格與未出世阿哥的面子上,饒了你們這一次。下回,誰要再出麼蛾子,傷害高格格和爺的兒子,爺有的是手段,叫你們嘗嘗同樣的滋味。&rdo;
底下幾個侍妾聽著這如沐春風的話音,一個個忍不住發抖。弘曆鄙夷地掃一眼,對小太監吳書來吩咐:&ldo;都給爺關到後院兒去。沒有爺的吩咐,半步不許離開。&rdo;
幾個女人臨走前,無不怨恨地剜高氏一眼。高氏只當沒看見,臉色表情,很符合十幾歲女孩的天真爛漫。等人都退出去,弘曆站起來拉住高氏的手,&ldo;婉兒,你受苦了。&rdo;
高氏笑的溫婉,&ldo;爺,有您疼著,有您護著,再大的苦,婉兒都不怕!&rdo;
接下來就是很正常的發展情節。好在弘曆還有節制,沒有跟高氏滾到床上去。這娃完全忘了,過個把月,他的嫡福晉就要進門了。
過了正月二十,春風漸起,寒氣消退。弘時福晉董鄂氏進宮給烏雅氏太后請安,說起自家花園裡臘梅花開,滿園飄香。烏雅氏太后被雍正架空,沒有宮權,不免閒暇無聊,便生出遊玩的興致。硬是拉上衲敏,趁著二十二這日,天朗氣清,無風無塵,坐上馬車,微服去了弘時府上。
董鄂氏領著人老早迎出來,接到後堂,先是奉上一盞熱茶,滿桌點心,接著便是叫來唱曲兒的女先兒給太后解悶。
烏雅氏太后聽著新鮮,便叫來女先兒,細問她年紀身家。女先兒不知太后身份,只知道是三福晉家中貴客,不敢怠慢。便一五一十說明白:&ldo;回稟老夫人,奴家原在天津衛,祖上經商,雖為賤業,倒也家道殷實,吃穿不愁。&rdo;
烏雅氏太后奇了,&ldo;哦,我看你舉止不俗,就是個大家出身。為何又流落到賣唱為生?&rdo;
那女先兒見問,先紅了眼睛,跟同來的一個中年婦人互相看看,對著烏雅氏太后垂淚,&ldo;老夫人見問,不敢不答。只是,說出來,實在是命。還請老夫人安坐,聽奴家一一道來。&rdo;
衲敏瞧出些門道,笑著阻攔:&ldo;誰家沒有本難唸的經。老太太,咱們是出來散心的,就別聽她家那些心酸事了吧?&rdo;
董鄂氏看看皇后,淡然一笑,沒說話。烏雅氏太后不依,&ldo;我就這麼點興頭,你要不想聽,一邊屋裡挺屍去。我老太太不礙你事。&rdo;
衲敏無奈,只得笑著陪了不是,坐在一旁陪太后。
只聽大鼓輕敲,月琴乍起,那年輕的女先開口,猶如鶯啼,又如杜鵑,婉轉哀切。
奴家本住天津衛,
家中有屋又有財。
父母雙全,兄疼愛,
誰不說我是有福哎‐‐
琴聲鬥轉,錚錚急湊。鼓聲嘭鳴,咚咚震耳。
只因為娶了個白虎星,
她一進門我家衰。
剋死了我的爹和娘,
剋死了她的夫我的兄長,
剋死了‐‐我那未過門的相公啊‐‐
克的我舉目無親、孤苦伶仃。
嫂子進門未三載,
萬貫家財似水流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