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第1/3 頁)
雍正看看倆兒子,方才八弟的話語又在耳邊響起:&ldo;四哥,咱們小的時候,比弘經、弘緯現在還好呢!&rdo;嘆口氣,&ldo;去吧!天黑,路不好走,多一個人,互相有個照應。&rdo;
弘緯無奈,只好跟著弘經一起告退出門,追上廉親王,一路往廉親王營帳中走。
廉親王本想多轉悠轉悠,好好熬熬高斌那個老頭兒。沒想到,兩個侄子也跟著來了。只好邁著不緊不慢的步子,一步一步往回挪。一路走,一路跟倆侄子套話:&ldo;弘經啊,聽說,你現在開始學西洋文字了?學的還好吧?&rdo;
弘經笑笑,&ldo;還好!謝八叔誇獎。&rdo;
八八無語,爺沒誇你呀!又問弘緯:&ldo;小十啊,聽說,你算術學的也很好,是嗎?&rdo;
弘緯直接說,&ldo;師傅是這樣誇的。聽師傅說,比起八叔當年,還是有些進步的!&rdo;
八八聽了,乾脆閉嘴,這倆娃,就是四哥吩咐過來氣爺的!
過了半日,三人帶著三班隨從,才走到廉親王營帳。八八笑著叫倆人進來坐坐。弘經想了想,拱手道:&ldo;本來就是怕八叔年紀大了,迷路不好走。既然已經平安送到,侄兒們先回去復命了。&rdo;
八八本就沒想留人,急忙說:&ldo;那好,你們一路小心。有空來八叔這裡坐坐。&rdo;趕緊走吧,再不走,爺在你嘴裡,就成走不動道的老頭兒啦!
弘緯拱手,候著弘經先走,落後幾步,趁眾人不留意,悄聲對八八說:&ldo;先帝晚年,對當年海東青之事,頗為後悔。好在,八福晉也能生育。你‐‐可以釋懷了!&rdo;說完,緊走幾步,跟上弘經,兄弟倆並肩而去。
八八獨自一人在營帳門外立了半日,朝上望著那墨藍墨藍的星空,半晌,方才說了一句:&ldo;皇父‐‐&rdo;終究還是流下兩行淚來。
原本,這件事,眾人都以為隨著純貝勒無事,應該平安遺忘。然而,關乎國運的海東青事件,還是迎來了它的後續。
雍正剛到承德避暑山莊,京城傳來訃告:聖祖大阿哥‐‐薨!
一行人風風火火回到京城,還沒進紫禁城,又聽到雲板聲聲:惠太貴妃薨!
禮部這邊還沒議好該給惠太貴妃起個什麼號,那邊宜太妃就不好了。等到惠太貴妃棺槨入殮停靈時,宜太妃也跟著去了。
廉親王、聖祖九貝勒領著一幫妻兒,在兩位額娘靈前哭的肝腸寸斷。雍正心裡也不好受。好容易皇太后孝期快過了,這兩位母妃又沒了。眼看弘經都要十三歲了,這不是耽誤我兒婚姻嘛!無可奈何,按皇貴妃禮葬了惠太貴妃,按貴妃禮葬了宜太妃。安撫安撫廉親王、九貝勒,在弘緯建議下,恢復聖祖大阿哥&ldo;直郡王&rdo;封號,由其長子繼承貝勒爵位。晉聖祖九貝勒為&ldo;鹹郡王&rdo;,聖祖十貝勒為&ldo;平郡王&rdo;。算是給喪母的弟弟們一點安慰。
封完這兩個不親的弟弟,雍正自然又想起跟著自己出生入死多少年的十三。叫來怡親王,親自跟他說,要給他個郡王雙爵位,於諸子中任意指人繼承。怡親王嚇的跪地不敢受。雍正親自扶起十三,想了想,&ldo;罷了,還是叫弘皎承郡王爵吧。這孩子,朕看也是個好的!&rdo;
不管十三如何推拒,這事在雍正看來,是說定了。衲敏在仁和堂聽說,笑笑沒說話。這個弘皎,對富察小玉,確實是好。成親這幾年,著實做到了屋裡只有小玉一人。當真實屬難得!雍正喜不喜歡她沒問過,自己確實喜歡,那是不用說的。
想想別人,再看看自己,一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