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第1/3 頁)
劉太醫趴在地上,好生委屈,&ldo;下官雖然才疏學淺,也知道如果是疑難雜症,自然還有醫正大人可以討教。哪裡會來麻煩娘娘。實在是‐‐實在是常在小主,她不給診脈,還出口傷人,說下官‐‐那說出來的話,下官都不好意思跟您說哇,娘娘。年妃娘娘,下官在太醫院供職多年,日日夜夜刻苦鑽研,不敢有絲毫懈怠。別說小主們,就是當年皇太后,對下官醫術也是稱讚過的。哪知道,哪知道這麼多年,居然叫人罵我老不修!罵我‐‐娘娘,那些話,下官都不好意思跟您說!&rdo;說著,老頭兒就哭了起來。
年妃暗自一琢磨,問帶路的小太監,&ldo;誰罵的?都看了誰的脈象?&rdo;
小太監躬身回答:&ldo;回年主子,只看了琴常在的脈象,到了棋主子那兒,咱們就給連罵帶打,扔出來了!其他兩位小主那裡,根本是去都沒去。&rdo;
年妃冷笑,果然如此。對下頭劉太醫吩咐:&ldo;罷了。劉太醫受委屈了,是本宮思慮不周。你先回去吧,日後,少不得有麻煩你的。&rdo;
陳嬤嬤趕緊上前,塞給劉太醫一錠銀子。劉太醫這才收了眼淚,背著藥箱,一瘸一拐地走了。剛出延禧宮大門,送走了帶路小太監,四下瞅瞅無人,急忙一溜煙兒地,就往鍾萃宮躥。
年妃在正殿得了小太監回稟的訊息,淡淡一笑,熹妃,你有什麼好怕的呢?我真正要對付的,不是你,而是‐‐你的兒子!
不得不說,年妃之所以能繼李氏之後,得到雍正寵愛,接連生下三個兒子,除了跟年羹堯關聯,其本身,還是有些資本的。尤其經過這幾年&ldo;冷宮&rdo;歷練,手腕愈發沉穩狠辣。不出十日,便查出了棋兒因何原因不肯叫劉太醫診脈。捏著手中一張紙,年妃笑的傾國傾城。陳嬤嬤在一旁冷眼看著,暗道:難道是什麼好事?她這邊還沒想完,那邊年妃手一抬,這張紙就扔到蠟燭上,霎時,燒的就只剩個焦黃的黑邊。
陳嬤嬤心道:奇了?好不容易得來的訊息,居然用不上?
年妃也不看陳嬤嬤,自顧自地問:&ldo;本宮當年,跟李氏斗的時候,可是叫一些人得了不少漁利。如今,本宮丟了貴妃之位,那個李氏,更是吃齋唸佛,不得自由。要是她知道,有一天,還能回到妃子位上,會如何呢?&rdo;
陳嬤嬤小心回答:&ldo;主子,那李氏性子素來高傲。若是她知道有人設計害她,一定會設法討回來的!&rdo;
年妃點頭,&ldo;是嗎?唉‐‐好歹我們也是多年相與,怎麼著,也要幫她一把。畢竟,她名下,可是萬歲爺現在最大的兒子呢!&rdo;說完,開開心心地笑了。
當天夜裡,也不知哪個宮小太監不小心撞上延禧宮陳嬤嬤。被陳嬤嬤拉進小黑屋裡一陣訓斥,巴掌甩的啪啪響,直打成一個豬頭,這才給放出來。據說,小太監剛出小黑屋,就暈倒在門外。管事太監無奈,只得放他回家養傷。
因是個小太監,故而,也沒驚動宮位主。
第三天,雍正接到雍和宮粘杆處侍衛密報,說李氏有事求見。雍正皺眉,吩咐:&ldo;她能有什麼事?叫她跟順貝勒福晉說吧。&rdo;
侍衛傳口諭後,回來繳旨,說李氏堅決要見萬歲,否則,就在雍和宮佛前自盡。
雍正無奈,只得吩咐,&ldo;密宣李氏進宮面聖。&rdo;
雍和宮在皇城內,離紫禁城約有一炷香時間。雍正坐在養心殿等了一會兒,覺得跟李氏見面,最好還是有皇后在場。更何況,李氏要說的事,恐怕也是與後宮命婦有關。一定要皇后知曉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