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第2/3 頁)
警。
是啊,巡邏的範圍勉強包括布赫山下的白天鵝橋;巡邏的時間也恰好是在月圓之夜‐‐一切都是那麼的順理成章,嚴守邏輯降職的原因是疏於職守,因這&ldo;疏於職守&rdo;而意外逃脫的罪犯&ldo;碰巧&rdo;脅持並殺死了來警局等他下班一道回家的妻子和女兒‐‐如此的悲劇劇情拯救了心理學家們,於是就連犯罪的動機也是那樣的無懈可擊。
沒有人去追究那把刀的來歷‐‐即使《自由意志報》已經明確刊登出了這柄刀銘為&ldo;長船&rdo;的古刀的考證資料。
這是一柄傳說中的刀。報紙引徵了據說是由東京國立博物館處得來的資料‐‐這柄在日本歷史中頗具名氣的、由備前國的名刀匠長船長光所鑄的寶刀,自長筱合戰之後就失去了蹤跡(作者按:此處是我的杜撰‐‐按照史實,長筱合戰之後,德川家康實將此刀贈予了奧平信昌):博物館原先的記載是&ldo;流落日本民間&rdo;,看來,經過此案之後,此處大概也有改寫的必要了。
至於這柄刀究竟是如何流入到呂根曼先生手中的,就已經完完全全是一個無法考證的謎題了。事實上,這個謎題除了我之外,也不會有人去關心了‐‐民眾和媒體:他們明顯只關心這柄刀的最後擁有者是誰。
至於局裡,或許會象徵性地建立一個相應的、以調查該刀來歷為目的的檔案罷‐‐這當然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新來的檔案管理員很快就會為這個檔案在私底下標記為&ldo;無人過目&rdo;的檔案分類裡找到一個合理且具體的位置。
而那名為《1984-(連環)伊麗澤(&iddot;霍費爾)?斬首案-赤莫爾區(附加)》的厚重卷宗,在稍微擴充一下標題(至少該添上吉姆&iddot;華特生這個名字)並順利封檔之後,或許還會作為本局的&ldo;偉大功績&rdo;之一,被本局或其他局的上級們時時抽調出來,以作觀摩學習之用。
在第一版較次要些的位置,我們還可以讀到&ldo;霍費爾財團總裁昨夜自殺身亡&rdo;的新聞導標‐‐具體的內容在第三版,但我不想看了:對於這件事的真相而言,我至少知道得比《自由意志報》的記者們稍多一點。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