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第2/3 頁)
&ldo;別問了,莫斯曼?確實是這個案子,我能說的就這麼多了,這件事情有些複雜?你相信麼,我的朋友,你的舉手之勞可以在本月裡從那變態的手上挽救一條人命‐‐這點,我敢以我的警章保證。&rdo;
短短几天裡,這已經是我第二次用警章作擔保了‐‐但願這不會成為習慣。
&ldo;你不是剛說過要辭職麼?唉,好吧,看在朋友的份上。嗯?你在那兒等著,我現在就過去,待會兒再打過來。&rdo;
&ldo;你知道我家的號碼麼?&rdo;
&ldo;我不用知道?&rdo;,莫斯曼急急忙忙地結束通話了電話。
也是,莫斯曼肯定有辦法直接弄到我的電話號碼的。
那麼,在等待莫斯曼回電話的當兒裡,我們可以來談談呂根曼家刀室裡的那柄古刀了:
尖刃狀的刃文,魚腹形的刀莖,以及被篡改為&ldo;正宗&rdo;的刀銘‐‐根據《刀劍要覽》上所記載的,呂根曼先生刀室中的那柄刀,真正的名字應該是&ldo;村正&rdo;。
村正流的刀,雖然在時代上晚於正宗流,但其名氣和做工均不亞於正宗流所制的刀‐‐將原為&ldo;村正&rdo;的刀銘改為&ldo;正宗&rdo;,實際上並非是現代刀商們所為,而是幕府時代的武士們為了避免寶刀被毀的折中舉措。在德川家康的時代裡,各國之間連年徵戰,村正所產的刀具,因為鋒利無比而被大量使用。戰爭中,德川家的許多人都喪命在村正刀的刃下,連家康本人也被村正傷了三次之多。德川家康因此視村正的刀為不祥之物,掌權之後立即下令廢止‐‐村正刀一時面臨絕跡的境地。
由於執行查刀毀刀的官員僅以刀莖上的銘文為判斷是否&ldo;村正&rdo;的依據,不少的持刀者就將刀銘上&ldo;村正&rdo;二字中的&ldo;村&rdo;字磨掉,而另外刻上&ldo;宗&rdo;字‐‐即改刀銘為&ldo;正宗&rdo;,藉以保全利刃:這也是那柄古刀上的&ldo;正宗&rdo;二字在字型上不盡相同的原因了。
至於真正的正宗流的刀,一般都是無銘的‐‐現在在刀市上流通的&ldo;正宗&rdo;,很大一部分是贗品,也有少數如上所述的&ldo;村正&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