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尾聲(一)壞人變老了(第1/4 頁)
公元159年,秦三世趙闞接受先皇內禪,登基加冕的第五個年頭。
透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此時天下泰平,百業興盛。
咸陽城工場林立,人煙浩穰。
工業的發展同樣給自然環境帶來了極大的破壞,關中大地常年煙霧籠罩,渭河幾乎魚蝦絕跡。
遷都之議從一開始的小規模探討,到後來甚囂塵上。
時值正午,代縣鬧市中的一座茶館熙熙攘攘,人聲鼎沸。
過路的行商無意間提及此事,頓時勾起了幾桌本地茶客的興趣,與之熱火朝天地暢聊起來。
“要我說,陛下十之八九是要遷都至河東郡。”
“一來與京畿離得近,省去了奔波勞碌之苦。”
“二來河東郡盛產煤鐵,無煤不富、無鐵不興,這話大家都聽說過吧?”
其中一名富態的商賈捏著鬍鬚,煞有其事地說道。
“京畿還少了煤鐵嗎?”
“搬到河東郡去又能差得了多少?”
“你們呀,平時不讀書不看報,怎能上體天心,領悟到聖意的真髓呀!”
一個戴著玳瑁眼鏡的老學究放下手中的報紙,嘴角勾起得意的笑容:“陛下遷都擇址,非東海郡莫屬。”
“爾等若是信我,早早去買地置業。”
“他日朝廷公告天下之時,這一場造化抵得你三世勞碌!”
周圍的茶客神色各異,紛紛質問:“怎麼是東海郡?”
“離京畿也太遠了吧,老先生你可不要信口開河。”
“是啊,南轅北轍的根本不搭界呀!”
“倘若朝廷遷都東海郡,我把桌子上的茶壺囫圇個吞了!”
“老先生,您不如說朝廷遷都來咱們代郡,多少我還信個三分。”
“乾脆就遷來代縣如何?”
“好!”
“往後在座的諸位都是皇城根腳下的爺!”
全場鬨笑不止,吸引來更多茶客投來好奇的目光。
老學究慢條斯理地擦拭著鏡片,微微搖頭:“孺子不可教也。”
“當今陛下雄才大略,意氣昂揚,豈是保業守成之輩?”
“眾位可知為何去年朝廷下詔申斥興遠侯?”
茶客們不假思索,你一言我一語地說:“您這都是哪年的老黃曆了?”
“興遠侯戍守東胡故地,卻不思報效朝廷,治下商賈百姓時常與漢……域外往來,資敵賣國,陛下自然大發雷霆。”
“什麼興遠侯,那就是東胡賊子,祖祖輩輩全都是賊!”
“遠的不說,咱們代郡市面上的北貨哪裡來的?難不成是冰天雪地裡長出來的?”
“陛下早該收拾他啦!東胡賊子與漢國暗通曲款,賣出了多少牲口和奴隸!”
“我聽說,沿海一帶接應國人東遷的漢國船舶,常年駐紮在興遠郡的碼頭,這簡直是光明正大的謀反!”
突然有一名面相儒雅的中年站了起來:“老先生,您是說陛下準備討伐漢國了?”
老先生頷首讚許:“雖不中亦不遠矣。”
“漢國乃大秦心腹之禍,如眼中釘肉中刺,無一日不欲除之。”
“先皇仁慈寬厚,憐恤蒼生,為免勞民傷財,負累百姓,所以才一忍再忍。”
“當今陛下的性情與先皇可不一樣呀!”
茶客們若有所思地皺起眉頭。
一切推測都合情合理。
回想起來,新皇登基後多次整頓內務府,加強海陸軍備。
難道真的要與漢國開戰了?
“老先生,你莫要仗著讀過幾年書就在這裡妖言惑眾。”
“漢國年年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