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尾聲(三)那些讓人臉紅的事(第1/4 頁)
二樓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在思索著報紙上提出的大政三問。
叮,叮,叮。
陳慶輕輕用蓋碗撇去茶水上的浮沫,瓷器碰撞的清脆細響在此時格外引人注目。
老學究好奇地朝他看過來,隱隱約約覺得對方的面容似曾相識。
陳慶舉起茶杯做了個敬酒的姿勢,對方馬上意識到自己的冒犯,趕忙端起茶水回敬。
“老師,莫非傳言是真的?”
“漢國確實造出了蒸汽驅動的全金屬戰列艦?”
年輕人黯然地低下頭去。
“不好說。”
老學究搖了搖頭:“季大師堪稱千年以來第一奇才,集墨家三百年傳承於一身。博採眾長,推陳出新,非凡俗之輩所能揣度。”
“他應當不會信口雌黃。”
“既然去年放出過風聲,那十有八九是真的。”
年輕人嘆了口氣:“離漢國、月氏海陸會盟,共擊羅馬過去十多年了吧?”
老學究補充道:“是十八年。”
“十八年前,漢國的大西洋艦隊已經蔚為壯觀。裝備有六艘大型風帆鐵甲戰列艦,輔從戰船不下百數。”
“彼時月氏與羅馬互相攻伐,苦不堪言。”
“漢國受月氏相邀,派出艦隊橫渡大西洋,歷時大半年抵達歐羅巴。”
“哈哈,漢國堅船利炮,能以一敵百。打得羅馬水師丟盔卸甲,險些全軍覆沒。”
“自此漢國艦隊出入羅馬沿海如入無人之境,大肆破襲城池,擄掠財貨和人口。”
“最終在海陸夾攻之下,羅馬割地賠款,俯首稱臣。月氏也因此聲勢大漲,成為域外首屈一指的強國。”
“漢王雖為逆臣,卻不失為一代豪傑。”
“經此一戰,歐羅巴從‘不知有漢’到‘聞漢色變’,大漲我華夏威名!”
老學究剛開口時憂心忡忡,說到後面卻眉飛色舞。
其餘茶客也懷著相同的矛盾心理。
漢國兩面臨海,自立國之初就把造船業作為重中之重。
數十年發展下來,漢國東西兩路水師堪稱打遍天下無敵手,縱橫大洋所向披靡。
秦國的海貿雖然也在蓬勃發展,但經商路線大多侷限在朝鮮、扶桑以及東南一帶,與‘亂臣賊子’並未正式建交。
總體而論,秦國的船隻小而多,分佈廣泛,數量上優勢極大。
漢國受限於人口規模,走的是小而精的路線。
尤其是耗費巨資打造的兩支水師,簡直是所有航海人心目中不可戰勝的神話。
秦國官面上把漢國視為亂臣賊子,但是到了海上,漢國的水師戰船威懾力遠比秦國強得多。
凡是出海跑商的秦國商賈,多有受其恩惠。
故此在沿海一帶,民間對漢國普遍懷有親睦之情。
除了不敢公開以‘漢皇’來稱呼陳慶,並無半點敵視。
漢國艦隊萬里馳援月氏,力挫歐羅巴蠻夷,每逢談及此事秦國人都覺得與有榮焉。
“十八年前,漢國的鐵甲戰列艦已趨於圓滿。”
“如今造出全鋼鐵蒸汽動力戰列艦也不意外。”
“墨家工造之術天下無雙,又有季大師這般曠古爍今的大賢良師,什麼都難不住他們。”
“報紙上的第三問也正是吾等心中所惑。”
“秦國何時才能追上漢國的步伐,擁有一支叱吒滄溟的無敵艦隊?”
“沒有鉅艦利炮,如何興兵海外,鎮壓不臣?”
年輕人捧著報紙神態激昂地感嘆道。
“倒也不必妄自菲薄。”
“秦國地大物博,人傑地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