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而無憾!(求訂閱)(第1/5 頁)
“醫學分有不少的版塊,根據目的性不同,大致有以下幾類……”
八月底的最後一天,方閒走進手術室時,江洋在徐鳳年教授的授意下,開始給團隊裡的人講述一些比較基礎的內容。
在江洋旁邊,徐鳳年教授仿若是團隊主心骨一般,一邊刷著手機,一邊抖動著右腳上的膠鞋,欲掉未掉。
徐鳳年教授周圍,方閒看到,林介墨教授以及宋煜副教授都規規矩矩地端坐著。
而因位置實在不夠,再旁邊,則有蔣宇航、鄒君子以及周希音三人背手而站,仔細傾聽。
李球以及康榮師兄,則是緊貼著牆壁而站,站姿一絲不夠,身體還頗為有些瑟瑟發抖,似乎是第一次經歷和見識這樣的場面……
在方閒走近後,江洋頓住了話題,本坐著的他,立刻站了起來。
就連徐鳳年教授,也是把腳給放了下去,雙手平放在了膝關節前。
“小方,你來了,快過來坐……”徐鳳年熱情招呼。
方閒走近後,只站在了鄒君子的旁側:“徐教授,讓江醫生坐吧,他現在是老師……”
徐鳳年也是頗為隨意的人,就示意江洋先坐下:“江醫生,你繼續說。”
“醫學從宏觀上,有這麼一些模組。”
“理論、診斷、治療。”
“其中,理論是認知,與診斷和治療既分離又融合,其實這幾個模組都是如此。”
“理論方面,毀損傷的定義簡單,但是表現形式千變萬化,從最簡單的四肢指掌位置的毀損傷一直到腹部甚至胸部的毀損傷,各自的表現形式,差異性非常大……”
“毀損傷理論的難點主要在於三個點,一是難以救治,二是難以診斷,三是難以治療。”
“救治的難點在於,毀損傷患者多發生大量失血,在入院甚至急救醫師趕赴現場時,就可能已經發生休克、心跳驟停等措施。”
“雖然目前已經有研究證實,在急救現場,精準地臨時止血重要血管以及大血管,並及時進行輸血等處理措施,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命線,延長黃金搶救時間。”
“但毀損傷患者,即便是到了院內搶救階段,仍是超高難度的病種……”
“診斷的難點在於,很難精準地預測臟器損傷以及潛在的血管損傷,因為這些患者,是不適合做cta的,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務必要求我們的接診醫生,在核磁閱片術上,有極高的造詣。”
“目前的診療規範是,毀損傷的患者,影像科的接診報告醫師、負責接診診斷的臨床醫師,都必須具有核磁閱片術的4級,方能送往下一步處理……”
“可精準的診斷,仍然不過是手術和治療的基礎,目前的統計顯示,我國腹部、盆腔、胸部的毀損傷綜合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甚至這個資料還是相對保守的!”
“每年預計,至少有數千甚至萬數的人,直接死於毀損傷這個病種,間接死亡患者以及植物狀態患者佔比,在未死亡人數中,佔比高達百分之四十二……”
“……”
方閒聞聽此言,抬頭看向徐鳳年教授所在方向。
徐鳳年則看出了方閒的眼神後,神色肅穆地說:“臨床病種,先能保證不死,才能去考慮其他。”
“至少在救活的患者中,仍有百分之五十八的患者,還能夠甦醒到有意識的狀態。所有病種的治療,都是在不停的規範化——”
“從無到有,從有到好,從好到更好,從來都是無數的病人老師以及故去的病人,給後來人做的試驗材料。”
“醫學的每一步發展,都是從死人堆裡,甚至是從後遺症中推動而來,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你繼續說。”徐鳳年說得毫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