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2/3 頁)
快樂時光容易過,吃過中飯不多時,為了不耽誤明日點卯,丘榮便會同丘敬一同又往京城裡去了。
於氏心裡不免有些寂寥,等她收拾心思,與各房來往走動時,才發現方府被封一事早在順陽城傳得沸沸揚揚。
有深知方進為人的,私底下不免暗自為他抱屈,也有那地痞懶漢吆喝老天有眼,讓那富貴不仁的得了報應。
也就是這幾日,朝廷對方進一案也有了定論:不少與方進有關聯的官員也被拉下馬來,方氏一族在朝為官的更是幾近全軍覆沒,方家的產業都被封了起來,方家眾女眷則被看管起來,不得與外人接觸。
這倒也就罷了,偏沒過幾日,又自京城傳出:方進雖難逃罪責,但他之所以一敗塗地,真正的原因卻是因為他得罪了上邊。
這話就有些意思了。
方進是兩朝元老先帝託孤之臣,在朝堂上雖說不能一呼百應,卻也算德高望重,連小皇上都對他尊敬有加,就這麼一下子被人連根拔起,有能力如此做的,也唯有外戚劉氏一族了。
方進得兩朝君主寵信百官讚揚,絕不僅僅靠他的才氣就能辦到的,自有其為人行事圓滑之處,如今看他結果,便知是得罪劉家狠了的,這背後定有劉太后的參與。
在一些聰明人的半吐半露中,眾人頓時恍若大悟:原來方進是因為欲依照先帝之意,請太后還政於小皇上,不想事跡敗露,被太后及劉氏一族探知,故此對其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後快,果然就網羅了罪名將他下了大獄,所以方進是再無出頭之日了。
一時與方家有來往的人家,俱心中惶恐,擔心被牽連進去,個個對方家唯恐避之不及,竟無人為其奔走求情,方家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丘氏家族中,大多知道丘如承與方家大小姐曾有婚約,便也擔心起會受方家的連累。
有那聰明的人,細細咀嚼那日宋氏的話,便知當家人丘敬的態度,放下心來。
也有那糊塗的,日日往宋氏那裡跑,勸她要當機立斷,與方家斷絕來往,反正方家當日已經毀了婚,與丘家再無瓜葛,丘家犯不著熱臉貼冷屁股,得罪太后與劉氏家族,以後丘家的人還要在朝中做官呢。
宋氏只得安慰眾人,發誓道:&ldo;寧願我們一家子背那不義的惡名,也絕不會讓丘家老少牽連進方家之事。&rdo;
朱夫人等人這才放心下來,又道:&ldo;咱們丘家做事公正坦蕩,不是置身事外,不幫方家,而是她家推拒婚事在先,便算不得親家,我們又何苦巴上去?倒象要挾恩逼她嫁女不可。況且她家又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越發不該湊上前了。&rdo;
第十八章 置產不順
宋氏連日來被這些人鬧得身心疲憊,這日送走眾人後,便覺得頭疼不已,於是對丫頭說道:&ldo;我躺著歇一會兒,若是沒什麼大事,你先擋下來,別讓人來打擾。&rdo;
哪知話未說完,就有丫頭上來回道:&ldo;南邊的胡大娘來求見,因方才夫人會客,不敢打攪,此時她正在外面候著呢。&rdo;
宋氏聞言,竟有了些精神,也不頭疼了,說道:&ldo;快叫她進來回話。&rdo;
丫頭答應著,掀開門簾對外面的人,說道:&ldo;去叫胡大娘上來,夫人找她說話呢。&rdo;
不一會兒,就見一個穿著整潔利索的中年婦人走了進來,給宋氏行了禮,滿臉堆笑,口內說道:&ldo;給夫人請安,一年未見,夫人越發的年輕精神了。&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