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第2/2 頁)
捐軀於後方,有何異哉?奮戰沙場光榮而亡,易;排眾議為己志而斃,難。皇恩浩蕩,國家長久。吾朝夕所思者乃君國之百年大計,個人之生死、榮辱何足論哉!《論語》曰:&ot;丹可磨而不可奪其色,蘭可燔而不可滅其香。&ot;(原文為漢語)吾身可滅,而吾志不可奪也。
昭和14年(1939)5月31日
於海軍省次官官邸
山本五十六題
這樣,一直到1939年8月,由於山本的反對和內部意見不統一,日本與德國結盟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與此同時,德國對同日本結盟的打算也因此時其正與蘇聯打得火熱而冷淡。8月23日,長期對立、爭吵的蘇德兩國突然締結了互不侵犯條約。在這之前,德國與蘇聯的締約活動一直隱瞞著日本。8月21日,德國在斷定這時把正在進行的蘇德談判通告它的東方盟友已不會有什麼風險之後,才將這一訊息告訴了大島浩。大島對納粹政權最為傾倒的就是它作出決定的迅速和果斷,現在他有充分的機會來欣賞這一點了。裡賓特洛甫在那天晚上打電話通知了他,當時裡賓特洛甫正準備動身前往莫斯科,在他上飛機以前,已沒有時間看到他的狼狽不堪的日本朋友了。驚恐交加的大島半夜裡求見魏茨澤克,那位德國官員後來告訴裡賓特洛甫:&ot;日本大使像往常一樣顯得談吐自若。但同時,我卻發現他的某種不安情緒隨著談話的進行而不斷增長。&ot;
當這條爆炸性的訊息傳到東京時,日本政府就像開啟信箱卻猛地碰上一群黃蜂飛出來一樣,它對事先沒有得到通知而感到十分惱火,並茫然不知所措,上下一片混亂。因為德蘇互不侵犯條約與先前德國與日本簽訂的防共協定是根本矛盾的,這不僅意味著日本原先為牽制蘇聯而加強防共協定的目的已經徹底告吹,還意味著日本被它所一直依靠的德國盟友出賣了。8月25日,平沼騏一郎召集了最後一次五相會議,決定停止三國同盟條約的交涉。遂後便於8月28日以&ot;歐洲發生了複雜離奇的新形勢&ot;為藉口,全體辭職。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