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第1/2 頁)
近衛擔心天皇在御前會議時再質問軍部,遂建議天皇召見兩位總長進行私下聽證。下午6時,永野和杉山來到皇宮,就天皇的有關質問作了回答。最後天皇問杉山:&ot;萬一日美兩國間發生什麼問題,陸軍在多長時間內能解決?有把握嗎?&ot;這位陸軍大臣估計:&ot;在南洋方面,打算用3個月解決。&ot;這時裕仁血湧臉上,感到受到了愚弄,選用不尋常的語調大聲質問杉山:&ot;杉山,你曾是日華事變爆發時的陸軍大臣,你別忘了,當時你就說過1個月左右解決問題。可是4年過去了,問題不是還沒有解決嗎?&ot;
杉山惶恐地解釋說:&ot;中國疆土遼闊,無法按預定的計劃作戰。&ot;這只能使天皇更加憤怒。他再次提高嗓門說:&ot;你說中國疆土遼闊,那太平洋不是更遼闊嗎?你有什麼把握說3個月能解決問題?&ot;
永野對他倒黴的同事表示同情,趕忙插話解圍。他告訴裕仁:&ot;現在的日美關係好比一個病人,是動手術好,還是不動手術好呢?病情已經發展到危及生命的地步,如果不動手術硬挺著,病人就可能要漸漸衰弱以至死亡。如果動手術,儘管要冒極大的危險,卻不一定沒有治癒的希望。我認為,目前的情況正處在是否毅然決然動手術的階段。&ot;永野照例又在結束時匆匆補了一句,當然外交談判是首要的。
第二天,天皇正式召集御前會議,審議《帝國國策施行要領》,進行戰爭的最後選擇。近衛、永野、杉山、豐田外相和企劃院總裁鈴木貞一陸軍中將,一個接一個地表態,都對外交談判不抱希望,認為日本必須為戰爭做準備,越快越好。最後輪到樞密院議長原嘉道男爵發言。作為樞密院議長,原嘉道在日本政界地位很高,因為他是天皇的最高顧問,通常代表天皇說話。原嘉道議長高舉起決定開戰的草案,似乎還在猶豫:&ot;這份草案是以戰爭為主,外交為輔。從草案的本意來看,儘管一再說要努力透過外交途徑開啟局面,可在外交談判失敗的時候就必須打,不就是這個意思嗎?&ot;
杉山剛要站起來回答,海相及川因為知道杉山在前一天已受到天皇的嚴厲斥責,便搶先站起來回答:
&ot;擬定草案的意圖與原議長的意見是一致的。&ot;
由於陸軍和海軍總長再沒有發表意見,原嘉道顯然認為他們的沉默就是表示同意,鬆了一口氣說:&ot;知道統帥部的意見也和海軍大臣的意見一樣就放心了。&ot;
在正常情況下,御前會議應該到此結束。但這一次在事關戰與和的選擇上,天皇卻突然開了口。裕仁以前從未在御前會議上發過言,他的顧問們就是在聽到鎌倉大佛突然開口說話時,也不會比這更感到震驚了。他戲劇性地從口袋裡取出一張紙條,這是他祖先明治天皇四十年前在對俄開戰前夕所寫的一首含義不明的短詩:
四海本來皆兄弟,
緣何世上起風波。
裕仁讀完這首詩,告訴大家說:&ot;我很早以前就拜讀過大帝的這首詩,我正奮力以繼承先大帝愛好和平之精神。&ot;
裕仁以天使和哲學家的含糊方式說完上述話之後,便退出明治以來曾經屢次舉行決定日本命運的御前會議的千種廳。他把恐懼不安和緊張留給了那些輔粥他的重臣們,使他們暗自付度他不動聲色的內心想法。事態很快表明,裕仁又以日本特有的&ot;腹藝&ot;方式說出日本要打這一仗。
御前會議結束後第五天,即9月11日,在海軍大學舉行的圖上演習開始,大約200名日本海軍高階軍官齊集位於東京目黑區的海軍大學,研究佔領菲律賓、馬來亞和荷屬東印度等南方地區的龐大計劃。
山本及其聯合艦隊的軍官們,在東翼的一間隔離的房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