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鐵範(第1/2 頁)
當然,之所以造炮的成炮率那麼低,就是因為採用的泥塑法。
簡單來說,就是泥塑的模具,倒入鐵水,然後形成了火炮。
後來,這種法子改造成了失蠟法,使得銅壁較薄,較輕,承受更大。
但卻只改善了火炮的威力,成貨率依舊不高。
這法子,後來被孔有德帶到了滿清,以致於在松錦大戰時,其火炮,甚至比明軍還多,還要厲害。
不得不說,這很悲哀。
“你說的沒錯!”
王徴嘆了口氣,堅持道:“但也不能用鐵啊!”
“氣泡問題,其實很好解決。”
朱誼汐微微搖頭,滿是自通道。
隨即,他帶著王徴來到外邊,一處空曠的地方,四面無人,他才忍不住說道:
“您有沒有想過,泥模表面不均,自然不能用鐵,所以不得已採用青銅。”
朱誼汐吸了一口氣,認真道:“那,鐵模不行嗎?”
“鐵模?”王徴一驚,隨即又是一喜,眼珠子直轉,說不出話來。
好一會兒,他才緩過來,呢喃道:“我怎麼沒想到呢?”
說著,捋捋長鬚,笑道:“泥範制好後,需長時間才能乾透,從開工到出炮,需要一個月左右,一旦淋雨,或者陰天,就更長。”
“當年,文定公(徐光啟)造炮百門,就花了半年時間才成,若是當時想到鐵範,恐怕要不了半個月。”
“更好的是,鐵範沒有泥範的粗糙,所以,用鐵也能鑄炮。”
“您,這是天才的想法,是怎麼想到的?”
王徴滿臉好奇道。
“這個?”朱誼汐想了想,才道:“這段時間我看個匠人們用泥範,一旦下雨就難成,所以就想,鐵範不用曬,即可成型。”
“這法子沒錯!”王徴滿意道:“您的這法子,不止成炮效果高,而且由銅換成了鐵,成本大大降低。”
銅的價格是鐵的十倍,如果自己鍊鐵,更能相差近十幾倍。
換句話來說,即使成品率相差無幾,一門兩千斤的紅衣大炮,成本價最多四百兩。
想到這裡,朱誼汐不由得露出笑容,他立馬又急切地說道:“王公,當年鑄炮工匠去裹協去了建奴,以致於其火炮極盛,這鐵範法子可不能洩露出去。”
“闖賊也密探極多,不得不防。”
“那你說?”王徴想了想,深以為然。
“就在瘟疫大營附近,調配幾個機靈的學徒,工匠,隱秘的造炮。”
“也成!”王徴點點頭,讚賞道:“防微杜漸,這個很好。”
這時,朱誼汐才鬆了口氣,紅衣大炮終於解決了。
不過,鳥銃,或者說燧發槍的問題,還是存在的。
思量了一會兒,朱誼汐繼續說道:“燧發槍,也就是自生火銃,您可能兼顧一下?”
“燧發槍?”王徴一愣,聽其解釋才反應過來,不由得苦笑道:“燧石,卻是難尋。”
“燧石不行,啞火較多,十槍只有三四槍能成,而且造價高昂,所以朝廷並未採用。”
朱誼汐嘆了口氣,光是價格,就足以讓崇禎皇帝死心。
“燧發槍造價幾何?”
“每把近十兩,鳥銃不過二兩罷了,況且,虎蹲炮每門也不過十五兩左右,朝廷覺察,與其裝備燧發槍,還不如多造一些虎蹲炮。”
朱誼汐想了想,官老爺們確實會算賬,的確是這麼回事,當年的魯密銃就是這樣被鳥銃淘汰的。
所謂的劣幣淘汰良幣,不外如此。
想著,他有兩千軍隊,如果都準備燧發槍,啞火率還那麼高,價格還這麼貴,而且北方少雨,鳥銃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