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宋軍過境(第2/2 頁)
不知進去!
“因為一條河。”
範離笑了笑,拍了拍他的手臂。
而王鋮還是沒明白這話裡的意思,反倒是昌東來反應了過來。
“大人說的可是黃河?”
昌東來插言道。
“你倒是靈光。”
範離一聲淺笑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
隨後揮了揮手讓他繼續說,“既然你明白這其中利害,就由你來說吧。”
昌東來一聽,躬身一禮,隨後開口言道:“黃河實為天險。”
“我軍與金軍作戰雖常有敗績,但總能收復黃河以北部分州縣,靠的就是這條河。”
“京東路各州連番遭遇金軍劫掠,卻總是棄城而他,原因也在於此……”
此言一出,一些將官也聚了過來。
“這話什麼意思?”
王鋮發問道。
“金軍與我軍作戰是有季節性的。”
昌東來面露淺笑,恭敬的回答出口。
他是降將,在青州軍中像他這種人,一直不怎麼受老人待見。
所以對王鋮的問題,他的回答也是畢恭畢敬。
“哦?”
一旁曹正輕疑出聲。
他雖有治軍之才,可對黃河卻沒有太多的概念。
出身內陸嘛,他對大江大河對一個國家的戰略意義瞭解的並不多。
“黃河雖有淺灘過境之段,但這些要害之地都有我軍重兵把守。”
“所以,歷次金軍南下只選冬至冰封期或春分枯水時。”
“金國造船能力不行,只有這個時間段,金軍才有將大批軍隊投送到黃河南岸的能力。”
“當下的金國如此,早前的遼國亦是如此……”
昌東來解釋道。
黃河的水量雖沒有長江那麼大,但河寬處也有幾里。
大宋朝廷也不是傻子,窄的河段或是淺灘,都駐有重兵或有重鎮要塞封堵。
所以大宋與之前的遼國或者金國,在東線戰場上一直呈現拉鋸之勢。
到了冬季,宋軍就退避其鋒芒,到了夏秋兩季,宋軍再打回來。
這也是為何金國由東路南下,大多是劫掠一番便棄城而走。
因為金軍在缺乏支援的情況下,一樣守不住京東路各州。
“這跟救不救濟南有何關係?”
王鋮就是看不慣昌東來那嘴臉,不管他說的有沒有道理,但不知怎地心裡就是瞧不上這傢伙。
“下官大膽猜測大人的意思應該是……”
昌東來對著範離拱手抱拳,以示尊敬。
隨後繼續說道:“關門打狗!”
此言一出,曹正眼神一亮,像是藏了把刀子!
他好像明白了些什麼!
“眾將都看過前線送回來的軍報。”
“依諸位看,此次金軍南下意欲何為?”
範離眼看眾將沉默不語,便語重心長的又問出一個問題。
“金軍擁兵二十萬,分三路西攻鳳翔、京兆府,直逼泰州。”
“東掠濟南,兵鋒直指京東各州,完顏宗翰擁十萬大軍中宮直進直取京師,末將以為金軍大有鯨吞我大宋之勢!”
青州軍新編一師副將鄭宗孟抱拳回道。
此言一出,範離心頭一驚,不禁對這個不知名的副將另眼相看了一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