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第3/4 頁)
劉繒帛亦客套道,&ldo;哪裡哪裡,子引兄才是真的名動京師,繒帛佩服不已。&rdo;
他二人並無什麼交情,又說了幾句必定高中,日後相互提攜的客套話後,鄭紹便登車離去了。
&ldo;你與他很稔熟?&rdo;不知為何,見蘇誨與鄭紹投契,劉繒帛心中也微微有些失落。
蘇誨淡淡道,&ldo;點頭之交。&rdo;
劉繒帛默然不語,忽而明白為何蘇誨不喜自己與向正心交好了。
貢院離玄都觀尚有段距離,二人信步而行,沿途滿眼皆是斷橋春雨、夾岸桃花。
正是一年春好。
&ldo;方才場內那麼大的動靜,又不見了向正心,可你卻絲毫未問。我只問你,他的事,你到底知道多少?&rdo;
劉繒帛沉默不語,兩人一路悶頭走著,走到蘇誨覺得劉繒帛不會再回答時,方聽劉繒帛悶聲道,&ldo;不多不少。&rdo;
蘇誨簡直快被氣笑了,只定定地看著他,緩緩道,&ldo;你我早已絕交,我竟是忘了。打聽你那麼多事,真是唐突。&rdo;
若是往常,劉繒帛定然會賠罪討好,可今日他目光僅是遊移了片刻,便咬緊牙關,不再多言。
蘇誨抿唇,對他拱了拱手,轉身便不見了。
劉繒帛定了定神,匆匆往玄都觀而去。
之後二人鮮少見面,劉繒帛還是寄居在玄都觀中,蘇誨卻是搬入了舉子云集的甘棠客棧,整日與鄭紹等人一道四處遊賞,詩詞唱和。
放榜那日,鄭紹遣了小廝前去探榜,自己看著蘇誨在窗邊作畫。
&ldo;聽聞此番但凡二甲之前均可參選殿試,由陛下親點三元。&rdo;
蘇誨正以極細的描筆在生宣上勾描一朵半開不開的君子蓮,漫不經心道,&ldo;以子引兄高才,三元乃是囊中之物。&rdo;
鄭紹哈哈一笑,正欲奉承幾句,就聽小廝邊跌跌撞撞地爬樓邊大呼小叫,&ldo;恭喜兩位公子高中進士!&rdo;
似乎外面有些喧囂,為各家舉子打探訊息的小廝小二們紛紛迴轉,帶來或喜或悲的訊息。
蘇誨瞥了眼樓下,許是屢試不第,一個四十多歲的老儒生捂著胸口昏厥過去,引得周遭陣陣嘆息。
鄭紹勾起嘴角,瞥了眼蘇誨,又問那小廝,&ldo;榜上可有個叫劉繒帛的舉子?&rdo;
&ldo;有的,有的,&rdo;小廝忙不迭道,&ldo;二甲及第。&rdo;
鄭紹留意到,蘇誨該畫花鳥還畫花鳥,就連手都沒抖半下,不禁莞爾一笑。
蘇誨將筆放下,緩緩舒了口氣。
劉繒帛自然也去看了榜,見自己與蘇誨的名字均在上面,才放下心來,緩步往回走。沒走幾步,突然便天降大雨。
彼時出來時只帶了一把傘,劉繒帛給了蘇誨,如今簡直狼狽不堪,只好在道旁的一間小茶棚坐下,看著那些家境富庶的舉子,在撐傘小廝的簇擁下上了馬車,疾馳而去。
&ldo;你也是這科的舉子?&rdo;一清亮童聲傳來。
劉繒帛看過去,只見是個十歲左右的少年,穿了身竹青的布衫,身旁是個三十多歲的文士,正笑意清淺地看過來。
遲疑片刻,劉繒帛拱了拱手,&ldo;在下劉繒帛,洛京人士。&rdo;
&ldo;哦?&rdo;那少年眯起眼笑了,&ldo;方才在下也去看了眼皇榜,若未記錯的話,閣下應是在二甲第三位?年紀輕輕便成了進士老爺,劉兄真是青年才俊。&rdo;
被一個十歲大的孩子贊做青年才俊,劉繒帛不由失笑,抬眼回話時卻禁不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