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0(第2/2 頁)
的奧賽班裡,都談妥了,他卻拒絕。張老師很生氣,苦口婆心勸他,“你這樣家庭的孩子,讀書、考學,是唯一的出路!你不想改變人生嗎?”
他是怎麼回答的?張老師至今還記得他淡然,卻有些無奈的眼神,“張老師,謝謝你。但是我真的沒有時間,我爸爸沒人照顧不行,我不打工也不行。”
郝樂待在學校的時間不多,他晚上會去工地,就跟他那不能行走的父親一樣。父親的遭遇並未讓他對工地產生恐懼,因為除了這樣的賺錢方式,他找不到其他的。
張老師很痛心,但也只能看著他消磨天賦。
高一上學期,郝樂的總成績排在中部,已經比入學時退步了很多,即便是數學也沒有辦法將他其他科一塌糊塗的分數拉起來。
就在張老師想再努力一把說服他時,他居然提出了退學。理由是:父親去世了,生前治病欠了親戚太多錢,他不想讀書了,想早點還清債務。
這麼一個透明人從二中離開,一絲小小的風浪都沒有掀起,連張老師都因為失望,而不想再去過問郝樂的選擇。
後來,張老師再次聽到郝樂的名字,竟然是他參與鬥毆,進了派出所。老師們都在議論馮楓的小團體又闖了禍,這幫人真是無法無天。張老師連忙問為什麼郝樂也在裡面,一位老師說,郝樂退學後就跟混混們攪合在一起了,一天不幹正事,早就墮落了。
張老師偷偷去看過郝樂,他仍舊在工地打工,還有其他諸如跑腿送貨、端盤子之類的零工,他長高了一些,但整個人顯得很灰敗,仍舊沒什麼存在感。
張老師和他打招呼,他愣了愣,默不作聲離開。那一刻,張老師突然明白,這個孩子,自己是拉不回來了。
鳴寒問:“那後來呢?你說他不見了?什麼時候的事?”
張老師眼中流露出苦澀,搖搖頭,“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事,他們那一屆學生都畢業兩年多了吧,開同學會,也叫上了我。吃飯的時候我喝多了,問了句有沒人知道郝樂現在在幹什麼,大家都笑我偏心,這麼久了還惦記郝樂。”
剛踏上社會的年輕人推杯換盞,擺著大人的架子應酬,郝樂的名字傳來傳去,終於有人說,他好像離開竹泉市了。
張老師猛然酒醒,追問郝樂去了哪裡,那學生說不清楚,猜測可能去大城市謀生計去了。
隨後一段時間,張老師嘗試聯絡郝樂,他對郝樂最失望的就是自甘墮落,現在郝樂既然願意出去闖一闖,那就說明有了上進心,他能幫則幫。然而越是打聽郝樂的訊息,他越是茫然,郝樂根本就不像是去別的地方打拼,而是像憑空消失了。
郝樂以前住在離二中不遠的老街惠嘉巷,房子還是瓦房,他的鄰居說他是冬天不見的,晾在外面的衣服都沒有收。鄰居們可憐他,猜測他是在外面和人打架出事了,在他那個殘疾父親去世後,他經常傷痕累累回來,左鄰右舍都看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