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5 頁)
萄也說不定——這是從前文引用的乾隆帝詩作的註解中得出的推測。
烏茲別克的首都塔什干一帶過去被中國稱為“石國”。“塔什”在突厥語中指石頭,“塔什干”即石城之意。關於此地,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記作“赭時國”。“赭時”在波斯語中也是石頭的意思。在中國的史書中,也有寫成“者舌”、“拓支”、“察赤”的例子。漢字的“石”字與其發音相近,“石國”這個名字兼顧含義和發音,堪稱理想的翻譯。
也許因為它是產於石國味甜如蜜的水果,所以才被名為石蜜。據說無籽葡萄的原產地是布哈拉,位置就在塔什干附近。
如此說來,我覺得石榴的“石”或許也是因為產自石國而得名。不過,石榴好像是從“安石榴”簡化而來的,一直被認為是安石所產。從發音來看,安石國應當是“安息”——現在伊朗至阿富汗一帶。
不少人認為,從西域引入石榴的是漢武帝時期的張騫。這是個沒有根據的說法。我認為葡萄應當是在東西方貿易往來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傳入中國。
葡萄不喜溼潤,是一種不易侍弄的植物。而石榴並不那麼費事,它應當也是在不知不覺間遍及了東方世界。
石榴也寫作“若榴”,它的日文發音“雜庫羅”應當是音譯自後者。“榴”字則是從“瘤”變化而來的,因樹上多木瘤,故以“榴”命名。
進口自由化之後,外國水果大量進入日本市場。最近也能在水果店見到加利福尼亞出產的大石榴,這讓我覺得十分親切,我決定買來嚐嚐。這種比拳頭還大的石榴我曾在新疆的吐魯番吃過。西域的石榴個頭大,而且不像日本的石榴那麼酸。甜味濃厚,堪稱美味。
一個人的味覺,因當時的身體狀況以及周圍的氣氛不同,會有相當大的差別。尤其是味覺記憶,應當說是人的感官記憶中最不準確的一種。以我不那麼確切的味覺記憶,我感覺吐魯番的大石榴與加利福尼亞出產的石榴,在味道上幾乎是一樣的。
在西域那麼粗放的土地上生長,一定會長出大得出奇的水果吧。可以想見,這樣的水果被移植到東方後逐漸變得小巧。日本的石榴不但酸,而且顆粒細小,如果要一粒一粒地吃會很費事,所以嫌麻煩的人大都對它敬而遠之。我想建議這類人不妨嘗試一下大石榴,相信對石榴的成見一定會發生截然不同的變化。
在中國的古文獻中,不時會有關於特大石榴的記載。個頭變小的石榴因土壤等條件不同,有可能會返祖歸宗地長出特大的果實。
《洛陽伽藍記》記錄著6世紀前後北魏國都洛陽的情況。
北魏是鮮卑族的拓跋氏建立的王朝。關於鮮卑族的由來,有說來自東胡的,總之,是來自塞外的北方民族。他們放棄了原有的生活方式,為了成為中華文明正統的後繼者,於493年把國都從平城(今陝西省大同市)遷到了洛陽,甚至在朝廷中禁止使用本民族的鮮卑語。在他們看來,中華文明光輝燦爛,是值得嚮往的先進目標。 。。
三 石榴:西域植物的風景(2)
鮮卑族建造的都城洛陽是對這種嚮往的實現。因工匠多是漢族,建成的是一座漢族樣式的國都。從東漢時期開始,這座城市就居住著眾多的西域商人。他們建造了寄託信仰的寺院,即洛陽白馬寺。
佛教在中國廣為普及之前,就已作為住在中國的西域人的宗教而存在。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中國人對佛教似乎並不關心。
然而6世紀左右的洛陽已經呈現出一派佛教都市的景象。伽藍處處,其中有不少是像永寧寺、景明寺那樣的大型寺院。不論在建築的規模上,還是從寺院的歷史來看,仍然以白馬寺最為出類拔萃。
《洛陽伽藍記》第四卷有關於白馬寺的記述。
據說白馬寺的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