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第1/2 頁)
最初想做這樣的對位只是出於一時的趣味。
根據普魯塔克的記載,海倫14歲時與忒修斯首次私奔,被追回,嫁給墨涅拉俄斯成為斯巴達王后之後,與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再度私奔。可以說,圍繞著這兩次私奔,這個故事才得以展開。
如題記中所述,這個小說和史詩其實沒有直接關聯,但是,也許有一點對比和映襯的價值。
在我的觀念中,史詩與日常生活具有可比性。
除卻敘述文字的規模和文體限制、範圍的廣大程度、主題的形上學與否,普通的人生與宏大的史詩,其核心其實都只是慾望與激情的合一。在命運與即定世界規則的束縛之下,英雄與凡人一樣,追求著自由與慾望。將日常瑣屑洗去之後,我們會發現,每個人追求的,其實與英雄並無二致。
關於九章各成短章,以時間標註先後而不按時間順序講述,我承認最初的靈感來自於福克納《去吧,摩西》中《熊》一章。
我對這種技巧的喜愛,是因為這樣的敘述結構使小說像一幅拼圖一般,其全貌呈緩慢的片段性出現。
然而在《再見帕里斯》的九章中,基本故事情節及矛盾在九天內盡數顯現。隱略的情節其實不多。
也由於此,這個小說中有大量的巧合,或者說白了,有大量的戲劇性因素。世界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那麼大,然而如此湊巧,顯然也讓人覺得不太真實。
說到底,是我自己筆力所至。
作為歷史上最著名的私奔情侶之一,帕里斯和海倫早經《荷馬史詩》這類不朽文字及《特洛伊》(《troy》)這類優質電影工業成品宣揚,得以家喻戶曉。
這段愛情的迷人之處在於,即使事先有無數神祗的暗示,即使考慮到那嚴重的後果——後果是希臘史上空前絕後的十年圍城大戰——這對男女依然選擇了私奔。這種不顧一切的狂熱的愛情觀,與我喜愛的納博科夫小說《洛麗塔》大有類似之處。
我得承認的是,這種愛情具有瘋狂的感染力。然而,現實生活與史詩的不同,在於人們的思維方式與傳奇相比,多少會回到人間。
於是,在《再見帕里斯》這個故事中,涉及到愛情的男女,「我」和餘思若,修和餘思若,其實全都是相對自以為理智,然而卻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
在這種自以為冷靜的、缺乏激情的、在不斷的遊戲文字、勾心鬥角、試探、自我陶醉中沉浮的愛情,最終的結局不難想見。
在這兩個私奔的故事中,愛情的熱力都是由「我」和修來保持的。這兩個人物有著強烈的浪漫主義激情,然而事實往往並不如他們所料。
相比而言,我更欣賞的是阿喀琉斯和布里塞伊斯(小悅)的愛情。即使開始的突然帶有遊戲成分,然而,我寫這個故事時,想到的是自己還在上高中時,那種盲目的熱情和滯澀的表達方式。
無論如何,那些感覺已經一去杳然。說到底,並非時間過去,一切都會變好。
開始寫這個小說時,我在上海租了房子。《再見帕里斯》一章所發生的背景,大致是新居的樣子。一間能聽見鳥鳴的有樹的乾淨房子。從開始寫作到完稿,這個小說用了差不多三個月。
在這個小說中,可以說,帕里斯這個人物形象的言談和思維方式,已經基本和我沒什麼區別了。
在這個小說中有很多實際存在的人物,實際存在的故事。這是我第一次把自己的生活如此細緻地還原出來。
私奔當然是虛構的。然而與私奔無關的很多細節,則是真實的。
有一些朋友也許能在這個小說中找到和我曾經的對答。我的父母在看完描寫他們的部分後,也半惱半笑地承認了他們的形象。
在最開始我寫這個故事時,想把它寫成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