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 一條釣魚計(第1/3 頁)
不斷有斥候回報,那支劫糧的燕軍確實約莫萬數,其中騎兵三千左右,其餘皆為步卒。他們行進頗快,已經出了齊境回到燕國,離著狸城不很遠了。
若這支燕軍不回河水北岸燕營,而是就近去狸城,有城池防護,這些糧草再想奪回來就難了。粟昌帶兵疾行,終於在一個亂石灘追上了劫奪糧草的燕人。
粟昌整兵列陣,燕人亦擺開陣勢。
眼看開戰在即,對面卻揮動旗幟,緩緩行來一人。
這是一個樣貌清秀的年輕人,禮儀周全,宛如古之君子。
他對粟昌行禮道:“敝將敬仰將軍智勇仁義,使敏前來致意。”
這“智勇仁義”不是一帶而過的面子話,年輕的燕使說了粟昌奪趙國觀津之智,殺魏將茅平之勇,又誇讚他對諸將謙恭,對兵卒愛護,是一位將中君子。
與趙國觀津之戰、殺魏將茅平的清氏之戰,都是粟昌平生得意事,他也一向自認脾氣不錯,算得“謙仁”,此時聽燕使這樣說,哪怕被奪了糧草,哪怕即將對陣,粟昌還是緩和了面色。
說完這些,那燕使道:“敝將知將軍所為何來。面對將軍這樣智勇仁義的君子,敝將願行君子之戰。若齊贏,敝將敬還糧草。”
粟昌詫異:“何為君子之戰?”
“古者,君子‘以禮為固,以仁為勝,’1不以殺人為要。敝將以為,可選齊燕軍中勇士比射箭、角力、兵戈、馬戰、車戰,五局得其三者即勝。”
粟昌初聽頗為意動——若能不動干戈奪回糧草自然最好,但又覺得這裡面有古怪。
敵將提議的這個,類似從前的“致師”,又不完全一樣,倒確實有些先前更講禮儀規矩時打仗的意思,但對面之將才使用詐術奪了糧草,又伏擊了米雷,絕非“不鼓不成列”的宋襄公,也不會是戰場上見到楚共王三次行禮的晉將郤至。他可不是什麼“君子”。他這是要做什麼?
身旁軍將們亦互視。
燕使又道:“若將軍以為這樣比太過繁複,敝將願領教將軍武力,與將軍獨鬥,決出勝負。”
這就太欺負人了!據敗退回來的人說,那燕將滿臉鬍鬚,約莫二三十歲,頗為勇武,而粟將軍卻已近五十。
當下便有幾l名軍將憤然請戰。
之前糧草被奪,兩戰兩敗,殘兵潰退而歸,齊軍齊將士氣頗有些低迷,此時讓燕人一激,倒有些起來了。
為了士氣,粟昌也不能不應。
這裡不算平整,地上頗多亂石,不怎麼適合車戰。對方有三千騎,擅長騎射者定然多,那敵將便是騎馬的,故而也不宜馬戰。粟昌選了手下曾當過遊俠、劍術最精的冉倉去與敵將步戰。
燕使再次行禮,回去稟報。
聽令敏回來說了齊將言行,鷹自請出戰——他如今是武卒統領。
令翊問:“知道怎麼戰?”
鷹笑道:“鷹懂將軍的意思。將軍這是跟先生學的。說起來,
鷹跟在先生身邊的時候比將軍還久呢。”
令翊板臉瞪他,隨即又笑了。
鷹笑著往兩軍中間走去。
鷹極客氣地對冉倉行禮,冉倉還禮,雙方戰在一起。
冉倉不愧是當過遊俠的人,劍法很是精妙。鷹就要差不少,他用的是軍中路數,劍法簡單得近乎粗陋。
以精妙對簡單,按說冉倉可速勝。然而冉倉發現,要勝眼前這個面相老實、不算多高也不算多壯的燕人,沒那麼容易。他的劍法雖簡單,練得卻極紮實,且他很知道雙方的優劣之勢,故而守多攻少,不驕不躁,用那幾l式劍招來來回回,把自己防得密不透風。故意賣個破綻給他,他竟然也能忍住,並不上當,冉倉一時竟奈何不得他。
冉倉又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