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帝后的規劃(第1/2 頁)
長孫皇后看李世民閱讀李承乾摺子的時候,眉頭越皺越緊,甚至臉色也是非常的難看。
先是從生擒頡利的喜悅中到不悅,最後到氣憤。
不知道李承乾裡面到底寫了什麼,讓李世民如此的憤怒。
等看完摺子,李世民重重的嘆息了一聲。
似乎有種無力感。
長孫皇后連忙問道:“陛下,承乾是說了什麼大逆不道的話嗎?還望陛下恕罪,承乾還小,看見的事情說的也比較直白,請陛下不要怪罪。”
“唉。”
李世民看了眼長孫皇后焦急的面容,自嘲的把目光放在了摺子之上:“是啊,年紀小,所以什麼話都敢說,可有些大臣卻沒有太子這份坦誠。”
聞言,長孫皇后愣住了。
好像李承乾並沒有惹怒李世民。
李世民又一聲嘆息:“唉,觀音婢,你知道太子在摺子中寫了什麼嗎?”
“寫了什麼?”長孫皇后也嚴肅了起來。
不知道李承乾寫的什麼能夠讓還在天大喜悅中的李世民如此惆悵,甚至是憤怒。
李世民將摺子遞給了長孫皇后,示意對方看看。
然後起身,雙手負背的說道:“這些都是將領不敢說,大臣們不知道的情況。大唐是府兵制,所以很多武器裝備都是自己提供的,特別是如今草原冰天雪地的情況下,讓將士們行軍,本就是很困難的事。”
“太子發現了很多將士的腳都凍壞了,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甚至會影響日後走路,更加別說行軍打仗,下地幹農活了。”
長孫皇后看了摺子也是詫異起來。
沒想到李承乾想改制,把府兵制改成募兵制。
雖然後宮不得干政,可長孫皇后也知道大唐為什麼建立府兵制,因為朝廷窮。募兵制則是需要大量的錢財,都不僅僅是糧解決的問題了。
如果真的按照李承乾摺子中所說,那麼未來大唐國庫就會連年空虛。
難道李承乾就沒有想到嗎?
這個問題,長孫皇后屬實不知道怎麼回答。再聰明的人,遇到這樣的問題,首先考慮的就是拒絕,畢竟如今大唐的府兵都已經戰無不勝了,何必給自己添煩惱的花更大的代價去養募兵制呢?
朝堂的大臣也不會同意。
李世民神情變得更凝重了。
“按照太子所說,府兵制改募兵制,以五年為期,五年後當兵的可以返回原籍,但大唐需要,退役兵也是需要再次上戰場的。這個辦法好是好,可是大唐國庫可養不起這麼多人。”
之所以是五年,李承乾考慮到了大唐人口問題。
不像後世有十幾億人口,報名參軍的每年幾百萬人。
可大唐不同,可能三千萬人口都沒有,每年新生兒都不會超過兩百萬。
而且其中還有不少的女孩,除去女孩也只有一百萬的新生兒,能夠願意報名參軍的肯定少之又少,再說大唐國庫也不能支撐如此龐大的開支。
長孫皇后聽完之後,忽然道:“陛下,承乾不是說可以先試試嗎?先招募一萬也是可行的。臣妾看猛虎營就不錯,太子的練兵之法和大唐武將練兵之法有所不同,不如先招募一萬人給太子試試?”
給太子練兵?
李世民第一反應就是想拒絕。
可看著長孫皇后略帶欣喜的面容,他又猶豫了。
從懷疑,到釋懷,最後看李承乾的摺子,這份功勞李世民能夠看得出來是太子讓給玄甲軍的。
玄甲軍是他的親軍,功勞再高也不會被猜忌。
似乎是太子給他這個皇帝傳送某一種訊號,而此法由太子提出來,招募一萬試試也未嘗不可。
之前還說有一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