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第1/2 頁)
其實,還真叫宜妃給猜著了。
康熙從南苑回暢春園後,這日,榮妃便去求見康熙,告知了康熙赫舍里氏小阿哥病情好轉,並且活了下來的訊息。
榮妃主理後宮事,惠妃不管事後,這三妃領頭的就是榮妃,這樣的事情是榮妃分內之事,也合該是榮妃去康熙跟前說的。
康熙聽說赫舍里氏的小阿哥又好了,現如今又能活下來了,倒是沒有什麼太大的情緒波動,又聽榮妃說,太醫去瞧過了,說是調理得當,就可以好好的活下來。
康熙本來就對這個小阿哥無甚感情,只是心中念及仁孝皇后,聞言便道:「既然如此,那就賜名吧。叫這孩子好好長大。」
康熙想了想,便給這孩子取名叫胤禨。
榮妃笑道:「皇上給小阿哥取的這個名字極好。想必赫舍里氏聽了,必然也是十分喜歡的。」
她道,「只是,皇上,在小阿哥病情好轉的那兩日裡,臣妾倒是知道了一些事情,思來想去,臣妾覺得,還是與皇上說一說的好,畢竟事涉六宮,臣妾職責所在,若不說,倒顯得臣妾不盡心了。」
康熙還不曉得她要說什麼,隨口道:「有話便說吧。」
榮妃便將查到小阿哥病危那夜石心玉帶人進宮來後宮探望的事情說了,並且也說了石心玉帶來的嬤嬤給小阿哥探望一事,也正是因為如此,小阿哥才得以轉危為安的事情。
榮妃雖是拿這事兒在康熙跟前給胤礽上眼藥,但是,她只是將這件事完整敘述了一遍,並沒有發表自己的任何觀點,也沒有說胤礽的任何不是。
只因榮妃知道,康熙素來便不喜赫舍里氏,也不喜皇太子與赫舍里氏走的太過親近,只這一點,便足夠了,所以,榮妃不曾多言,她深知,將這事兒說出來,以康熙對赫舍里氏不喜的態度,康熙必會對太子有所不滿。
其實,榮妃這些想法都對,她猜度康熙的心思也猜的很準。
康熙聽了榮妃這話後,確實心裡不那麼高興。
但這個不高興,其實只有一小部分是為了胤礽,絕大部分,其實還是因為榮妃的這番話不高興。
因為他看透了榮妃說這番話的心思,也看穿了榮妃的意圖,所以心中十分不喜。
榮妃這是想幹什麼?
明知道他不喜赫舍里氏,也不喜太子與赫舍里氏過分親近,榮妃卻還要將這事兒告知於她,榮妃這是想讓他知道後,因為這些事兒,對太子和太子妃都生出不喜嗎?
就算他不喜赫舍里氏,不喜太子與赫舍里氏親近,但他們之間的血緣關係,是根本就不可能抹殺掉的。
正因為康熙知道這一點,所以這些年來,他都在儘量模糊這一點,儘管他不喜赫舍里氏,但胤礽與赫舍里氏和小阿哥之間,終究還是有血緣關係在的,他不是個不近人情的帝王,非攔著自己的太子與自己的親戚來往,若他如此,豈非失了仁厚之名了嗎?
所以對於胤礽讓石氏私下去探望赫舍里氏和小阿哥,康熙沒有那麼生氣,對於石氏帶人救活了小阿哥的事情,康熙也並不生氣,他生氣的是,榮妃不但沒有看破他的心思,不但沒有體諒他的心思,還藉由這件事在他跟前試圖挑撥他同太子之間的關係,試圖讓他不喜太子,榮妃此番用心,實在是不堪!
可榮妃卻也很高明。
或者說,後宮的女人們,在某些時候,說話都是很高明的。
榮妃只將這事說出來,其餘表達態度的話一概都沒有說,便是康熙生氣,也無法拿住她的把柄,更無法治罪於她。
可即便如此,康熙的笑容還是淡了下來,也冷了下來。
他望著榮妃,平和眸光中藏著幾分冷意:「胤禨是太子的骨肉兄弟,太子關愛自己的骨肉兄弟,竭力醫治,這也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