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頁(第1/2 頁)
&ldo;你、你什麼意思?&rdo;
&ldo;沒什麼意思,&rdo;陳堯諮笑道,&ldo;你敢來我大宋朝,就該有回不去的覺悟。我這個人從來不會走空,所以你定然會死&rdo;話才說完,一劍劃過,血濺了出來,灑了一地,遼使的脖頸上多了一條長長的血痕,詭異之極。
&ldo;這……又殺了?&rdo;寇準皺了皺眉頭道。
&ldo;蕭太后定然發怒,明日她定然壓大軍前來。&rdo;楊延朗道。
&ldo;不錯,我就是要她發怒,&rdo;陳堯諮道,&rdo;人越是怒氣衝天,就越是混亂。腦子不清醒的人,很難仔細的思考,甚至錯漏百出,到時候咱們要找些岔子就容易多了。&rdo;
他摸了摸這寶劍,冷笑道:&ldo;把這寶劍也給她送回去&rdo;
寇準派人讓那幾個遼國親兵帶回遼營,他深知陳堯諮此舉既是為了斷了蕭太后神經,也更是為了對官家說明,自己與遼人沒有什麼幹係。
&ldo;那咱們現在該當如何?&rdo;趙恆問道。
寇準道:&ldo;如今澶州城軍士士氣低落,堅持道現在已然不易。臣懇請陛下過北城。&rdo;
&ldo;再議吧&rdo;趙恆搖了搖頭,嘆道。
眾人無法,只能怏怏而退。可高瓊卻是性急,第二日,以御林軍將領身份,調走真宗親衛一萬人,往北城駐紮防禦。真宗無奈,畢竟心有慚愧之色,也就隨他去了。
翌日,天才剛亮開,晨起的朝陽還未升起,澶州城外只聽得已經是塵土撲面了。楊延朗身經歷大戰小戰不知何其之多,一眼便知道這是遼軍主力來襲。
禁衛軍馬步三軍都齊聚了過來,伏弩早已準備,弓箭手來回的穿梭著,一排排的箭矢放在箭支上,等待著射將出去。不去四萬多人守住這城門,確實非同一般,陳堯諮與楊延朗、何成矩這幾人站在城樓上,都切身的感受到了那股無形的壓力。
&ldo;報將軍,殿帥東門準備妥當&rdo;
&ldo;報將軍,殿帥東門準備妥當&rdo;斥候穿梭,軍士們匆忙的準備迎敵。
&ldo;隨時準備迎敵&rdo;楊延朗道。
&ldo;斥候出去了沒有?&rdo;陳堯諮問道。
&ldo;早已出去了,快回來了吧&rdo;何成矩看著遠處揚起的漫天塵土,說道。
&ldo;如今我軍士氣低落,眾人都在議論陛下不肯入北城,是否早懼怕了遼人之威&rdo;何成矩嘆道。
&ldo;陛下未經歷過戰事,這也是人之常情。&rdo;陳堯諮只能找了這麼個藉口勸導,&ldo;寇相還在相勸,陛下該會明白的。&rdo;
&ldo;我去,&rdo;高瓊怒道,&ldo;我去找陛下說理去。&rdo;陳堯諮幾人正要喊,高瓊卻一言不發,甩了刀劍往南城敢去。眾人有些驚訝,卻都沒有相勸。
遼人騎兵走了出來,陳堯諮望著遠處的人影,那出先鋒指揮,依稀有些熟悉的身影,正號令騎兵衝擊著。
&ldo;很很的打&rdo;他的眼裡冒出了火,既然是站在敵對的立場,他知道這熙雲的主意甚多,就憑著在大宋朝來去自如,就足以說明她的本事,只有打下她,遼軍才會退去。
騎兵一進入射程,便是強弩齊發,眾人在絞肉機一般的伏弩下直射,如同粗大的枝幹一般沖了出去,城樓下頓時人仰馬翻,血流在了這城下,染紅了這一片土地。
熙雲更是從容不迫,遼人是不顧生死的要取下澶州城,她知道,若是澶州城不破,拖上些時日,他們就會被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