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世界(第2/4 頁)
三餐都很是簡單,營養就不說滿足日常鍛鍊,連比較學校食堂也還是差了些,所以他們都會選擇在食堂解決一日三餐,有學校補貼,他們購買也比較划算,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不過對於這份投資,大部分家長都會願意,即使希望不多,卻也想讓子女去試下。
實在升學無望的學生,比如石巖這樣的水平,家裡都會安排他們提前休學,然後託人學習一點技術,有一份謀生手段,也不至於以後過得太艱苦。
像馮時現在的水準,一旦畢業,就得靠自己的雙手,畢竟上高中的希望不能說不大,只能說基本沒有。安定區是城中最安全的一個區域,處於後方,而且政府對這個地區的關注力度最大,這是為了安民心,安定區居民大都是孤寡老少,還有很多的烈士遺孤,真正的弱勢群體,誰也不希望自己犧牲後,家人的生活沒有保障。
再過去一點的邊緣位置是後城區,也是最大的貧民區,後城區很多都是剛初中畢業的孤兒,或者是沒有成功覺醒,也沒有一技之長的普通人帶著自己的家人在那裡生活,每天為了一日三餐而竭盡全力。
貧民區原名是後城區,後面因為長住的人群普遍是普通人和平均線以下的,所以漸漸地,貧民區的名字不可避免地成為公眾所熟知的名字併成為代指,官方的名字還是叫後城區。
如果不出意外,自己也將要進入後城區生活,這點讓馮時有些難以接受,在21世紀,像馮時這般年紀的少年,誰又不是心比天高,哪個又想認命去成為一個底層群眾。
不過目前並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不過好在兩個月的長假已經開始,馮時可以騰出時間去想辦法,不用天天累成死狗一樣的去跟著班級鍛鍊。
這些是和自己息息相關,聯絡最緊密的生存環境相關訊息,其次便是大的環境背景。
自己應該是處於平行世界,現在是源始歷828年的10月21日,在源始歷之前,世界統一的歷法也是公曆,轉折點在公元2213年,公元2213年被改為源始元年。公元21世紀以前的歷史走向,跟馮時記憶中沒有區別,至於兩個世界後面的發展,是否想同,馮時便不得而知了。
在2213年發生了一場席捲全世界的災難,幸運的是科學家透過計算,已經提前預知了災難到來。透過對災難的預演,得出結論,最有效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建造避難所。
於是每一個有能力建造避難所的國家都自發的行動起來,甚至很多小國家組成聯合政府,共同建造避難所。
災難之後整整上百年,地球都處於黑暗之中,太陽光根本沒法穿透厚厚的大氣塵埃,直到又過去百年時間,晝夜才逐漸開始分明。
災難造成了地表大量生物死亡,但並不是科學家們所猜測的那樣,所有地表生物都會在災難席捲下消失,實際上的結果卻是隻有少部分物種種族滅絕,大部分的物種都得到了延續。
只是這些活了下來的幸運兒,它們全部發生變異,生命力極為頑強,幾乎都擁有驚人的繁衍能力和人類無法匹敵的強大實力,使得它們再一次成為了人類的天敵。
按照計劃,十年後,第一批返回地表的人類被這些地表新霸主敵視,人類依靠科技時代的各種強大火力武器,也只能節節敗退,躲回避難所。
幸運的是,事情再一次迎來了轉折,距離災難降臨過去差不多一百年後,一種新的能量出現在人類視野中,人類學會使用它,慢慢贏得重歸地表的資格。
新能量被科學家命名為‘源’,同時確認了‘源’是伴隨災難一同來到地球,所以災難發生那一年也被稱為源始元年。。。
這些並非是常識,而是石巖在學校的借閱室看的課外書,但也僅僅只是浮於表面,並沒有更加詳細的知識。
其次便是學校每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